这个时期中国是化肥进口大国,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每年都要进口几百万吨尿素,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实现自给自足,转而开始出口。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迫切希望增收资产,对化肥极度渴望,不用化肥每亩只有二三百斤,用了化肥可以产到四五百斤,你说你用不用。
有时候粮食不仅仅是钱,还是命啊。
人们真的饿怕了。
对粮食无比珍惜,一场丰收能让一家人吃饱不饿肚子,这简直太重要了。
林逸想了想,
给杨区长打过去。
折腾好半天才接通,“领导,有件事向您汇报?”
“小林啊,你说什么事。”
“香港这边的贸易公司,联系到另一家贸易公司,他们手里有一批苏联化肥出售,后来我了解到,对方也在购买日用品,我就趁机推销咱们的产品,后来商量,是不是可以以物易物。”林逸道。
“怎么个以物易物法?”杨区长还不是很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化肥作价多少,走贸易公司账目,我们出同等价值的商品,都以美元作价计算。”
杨区长作为一地执政官,自然知道化肥对农业的重要,也知道现在国家化肥的紧缺程度,春耕时,可是有不少干部为了多分到一些化肥吵得不可开交。
用物资换化肥,他觉得这个买卖可以。
“他们要什么货?”杨区长问道。
“大致就是衣服鞋袜毛巾牙膏这些。”
杨区长心里算计起来,以物易物,也就是说卖出去的商品换不回外汇,但能换回国内奇缺的化肥,其实每年国家也会用大量外汇购买进口化肥,其实用物资换化肥,也是节省了外汇。
“小林,这件事我要请示一下,毕竟以前没有这样操作过。”杨区长道。
“好,我等领导回话。”
放下电话,林逸忙碌起自己的事情,熟悉墨镜厂建设生产的人才,猎头公司已经帮他找到,林逸决定去见见。
出门前吩咐何启明,“老何,把咱们的产品目录单给罗曼先生送去一份,昨天我们聊得不错,他决定在订购一批物资。”
何启明赶紧答应。
林逸打车回到自己住的酒店,和猎头公司约定的是,对方会在上午11点来酒店见他。
回到酒店时间还早,林逸拿出一本书看起来。
叮冬,
门铃响起。
抬手看看时间,十点五十八分。
打开门。
门口站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头发微微有些花白,这人看到林逸恭敬问道:“请问是林先生吗?”
“我是,是陈先生吧。”
“我是陈天成。”
“请进吧,里面聊。”
两人坐下,陈天成递给林逸一份表格,“林先生,这是我的简历。”
其实他的简历林逸已经看过,拿过来扫了一眼后说道:“陈先生是从内地过来的?”
“我老家广州的,六十年代来到的香港,因为这边有亲人,就定居下来,后来做过很多行业,文员、公司业务、公司中层,工厂管理,最后一个就是从事墨镜厂工作,从生产副厂长最后做到墨镜厂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