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页就写到了土地。
所有土地全部重新丈量,登记造册,朝廷没收的土地,会根据人口进行再分配,那些大地主家里,以前通过不正当手段兼并来的土地,全部无条件归还,否则的话,以抗旨论处。
而且,以后的土地税也改了,由人头税改为田亩税。
也就是说,你家里的地多,交的税就多,而且是这个数字是上浮的,田亩数越大,税率就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囤积土地已经不是什么明智举措了,否则的话,那点可怜的收益,都不够交税的。
于谦看完这一页,两条眉头直接拧成麻花。
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非常好,若能实施下去,必然可以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甚至说,可以提升整个大明的实力。
可问题是,这项举措会伤害到地主士绅,这些人从普通的乡绅,到王公贵族,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若是他们的利益受损,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名义上皇帝是最大的,可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
之所以皇帝最大,是因为有士绅阶层的拥护。
而这些之所以会拥护皇帝,是因为皇帝可以保障他们的利益。
当皇帝不再保障他们利益的时候,甚至做出伤害他们利益的举措,那么,这些人还会像以前那样拥护皇帝吗?
于谦心中甚至不安,继续翻开下一页。
这一页说的是官吏考核制。
大概意思就是,在九品官员以下,设置十品、十一品、十二品三个档次的吏员。
而且,官吏的考核是通用的,十品吏员经过考核,结果优异的,可以晋升为九品官员。
在明朝,最小的官不是七品知县,知县下面还有县丞,巡检等辅官,分别是八九品,这才是最低级官员。
官下面有吏,也就是办事员,如攒典,书记,河泊所大使,驿丞等。
虽然官吏二字经常合在一起称呼,可是,二者却是天上地下。
吏和官之间是一道永远不能跨越的鸿沟,虽然都是朝廷发工资,两者之间却没有晋升途径。
官是通过科举考来的,从下面往上一步一步爬,能爬多高看你自己本事。
吏却永远只能是吏,干一辈子,还是个吏。
可是现在,通道打通了,吏也可以当官了,简直匪夷所思。
转念再一想,这样也挺好,可以激发底层吏员的干劲,否则的话,一辈子看不到希望,不过是混吃等死而已,何来的积极性?
于谦越看越是震惊,打开下一页时,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改科举,取消八股取士!
这他娘的……皇上,你这是想造反啊!
造你们老朱家的反!
八股取士是什么,是大明的根啊!
你现在……说取消就取消,闹呢?
可以想象得出,这份诏令一经发出,必然天下大乱,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后面还有几页,可是,于谦根本没有心情去看了。
“皇上,关于实行新政……臣以为,当谨小慎微,徐徐图之,至于这些过激的举措,还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