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下山回村,莫家又热闹了一次,二姐青蔷,姐夫叶洵带着女儿叶微一起,从京都赶过来,现在家里就差三哥莫子松,相信也就是这两天之内,必定会到。
莫子归成亲,众人盼了很多年,全家来个大聚集,就算是当年青璃成亲,也没这么齐全,全家人分别几年,也没吃上一顿团圆饭,这次得到了满足。
“小菊应该明天能到,她顺路,去她外公外婆那边了。”
莫青蔷进了院子,一点也不陌生,姐妹俩站在门口,对着院中的花草指指点点,当年这边都一片鸡窝,每天早上,二姐青蔷都会习惯地来摸摸,鸡有没有下蛋。
莫如湖背着手,在院中走了一圈,他已经给莫子归去信,得到回复,亲事要在莫家村举行,这边都是乡亲们,自家人举行个仪式就好,不再宴请官员同僚。
如此低调,青璃也能接受,宇文紫幽没有娘家,只要能和大哥在一起,不重视这些规矩,可自家也不能敷衍糊弄,娘刘氏得到确切地消息之后,立刻睡不着了,叫上青蔷和青璃,商议怎么把家里布置一下。
“娘,红绸子都是上好的,还有酒水,我在京都带过来不少。”
喜庆的红灯笼,串花等都是必备的,青璃和娘商议,最好把村中家家户户门口都配置上相同的,以显示众人的喜悦和祝福。而村中的饮宴,就在活动中心,那边的布置,交给堂姐莫青菊。
“甚好甚好,鞭炮还要采买,村里的库存,过年的时候用光了。”
莫如湖补充了一句,众人在一起又添加上几个细节,成亲前的一个晚上,让宇文紫幽住到镇上的宅邸,第二天派花轿去接人。
安排好之后,青璃兴奋得一宿没睡,第二天天不亮,就从淳于谙身侧爬起,洗漱妥当,坐在窗边的小几上,等待天边泛出鱼肚白。
自家娘子起身,淳于谙也不能睡懒觉,早早地洗漱妥当,这次到镇上,采买的东西很多,淳于谙做了车夫,青璃安心在马车上静坐,一会儿工夫便问一次,“到了吗?”
“快了,别着急。”
淳于谙有些无语,二人是去采买,而不是去找地方摆摊,用得着天不亮就出发?这不,刚到镇上,集市上只有小猫两三只,人都还没来呢。
“失误失误了。”
青璃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干笑两声,让淳于谙上了马车,夫妻二人喝了一壶茶水,镇上集市的人才慢慢地多了起来。
“村上没杀猪,爹说猪肉留在大哥成亲头天杀,所以咱们还得买点猪肉。”
二人下车之后,习惯地拉着手,周围的百姓们羡慕地盯着,谁都不眼红,男子高大,女子美貌,相互牵手一起走,让众人感受不到任何的做作,是特别自然的一件事。
一些老古董,也不再感叹“有伤风化”,众人把视线不知不觉地放到夫妻二人身上。
青璃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在府上,二人也习惯如此,这是正常夫妻之间的亲密,合理合法又不出格,淳于谙有些大男子主义,却为了她,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
“夫君,这猪肉竟然往下滴水,不会弄脏我的衣裙吧?”
青璃盯着油纸包皱眉,屠户说肉是起早杀的,青璃就是看着新鲜才买了一大块,上面稍微滴着血水。
“我拿着。”
淳于谙主动上前,他把所有的东西都用一只手拎着,余下一只手,正好可以牵着青璃的手。这样,不会因为娘子驻足之时,被人群冲散。
“夫君,这个老伯红灯笼做得不错,咱们都买了吧。”
天光大亮,集市上人流量增多,莫颜拉着淳于谙继续采购。其实买这些小物事,完全可以去店铺里,可她觉得,能开店铺的,条件都不会太差,而上集市来卖东西的,多半是穷苦人家。
青璃记得,以前大哥和爹爹写过对联,她曾经也跟到集市上卖过,每个铜板,都对家中非常重要。这个老伯身穿的破烂,年岁也大了,自家正好需要灯笼,就当是做善事也好。
“这位夫人,都是小老儿亲手做的。”
老伯一看有了生意,刚才愁苦的表情不见,立刻换上一张笑脸,家里的小孙子生病喝药,很需要银钱,所以不是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他仍旧来卖灯笼,希望能给自己找个主顾,换点银钱。可他没想到,这次运气好,来了一个大主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