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愁得使劲抹额头。
1987年元月份,虽然冷冻寒天,可三月的春耕,一项一项要紧紧凑凑计划出来,不敢有丝毫马虎。
大坪村的收入比去年翻一番的同时,秦书记管辖的其它村子,收入也要跟着翻一番。
用未来三十年的人生经验总结回来,历时两个月斟酌,跟科研老师认真沟通,秦川做出决定,高崖塬上种过三年棉花的一万亩沙地,旱涝保收,新的一年里,种一茬大蒜。
突破一千元收入。
要能突破一亩千元收入大关,那是了不得的壮举。
早揭锅盖冒热气,馒头蒸不熟。
这件事目前来看只有张春知道一点点。
给春叔说这个意思,秦川也不是太确定的语气。
秦川说试着种一茬大蒜,看有没有可能比种棉花好一些。
一万亩沙地种地膜大蒜,是明年三月到七月的产业,一亩地预估有两千斤。
八七年的三月到年底十二月,大蒜在市场上的零售价跟猪肉价一样,突破了一斤一块八。
到了第二年七月,又掉成了一斤五毛钱。
那么,明年的地头收购价不能低于五毛,发价不能低于一块。
这个漏不捡,算什么重生人士。
心里的激动被脸上的忧虑掩饰掉了,他娘的到哪儿拉一万亩土地上的大蒜种子。
张春算了两个月,算出来的精准数据,一亩地要用五六十斤蒜种,一万亩就得六十万斤。
秦川相信陇省没有这么多蒜种让自己拉到大坪村来。
西京市场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蒜种,只能去东山省收货。
目前来看,自己名下的货运车队还没跑过东山省拉大蒜种子。
栽大蒜比种小麦还要早,过完年,过完正月就开始下种了。
现在已经是元月份,再不去东山省就没时间了。
“川子,高崖塬上一半土地种大蒜,一半种棉花,这样行不行?”
秦川一口拒绝:“不行,只要是这三年种棉花的土地,一亩都不能落下,全部种大蒜,不能让跟着我走的有些家户失望。”
这个意思张春稍稍一想就理解。
过去的这三年时间里,有建文的辛苦奔波,有高崖村高村长一天到晚的不辞努力,大家才铁了心跟着秦总走这一条路。
到了第四年,你说一半人家种大蒜,一半人家种棉花,到了七月,一半人家的大蒜亩产两千斤,收入一千元。
到了十月,另一半人家的棉花减产比今年还严重,一亩地收入说不定还没有三百块,对于秦家叔侄俩来说,这就是个大麻烦。
“我亲自去东山省。”秦川说的很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