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最近一年太孙党和越王党之间的斗争变得更加激烈的重要原因。
像是纪纲,他听到这话的话,立马就会分析话里面蕴含的一些意思。
哪怕是朱棣自己没有注意到,大家也能给出各种各样的解析。
就像是一些名家写的诗词佳作,也许人家写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
但是别人点评的时候,却是可以说出长篇大论出来。
“是的,爷爷您说的对。”
“草原的稳定是我们大明最关心的一件事情。”
“虽然现在鞑靼人和瓦剌人都已经安定下来了,但是后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
“其实我也在想,这草原上面有没有可能有些地方是适合种植棉花的。”
“到时候要是让更多的百姓去这些地方种植棉花的话,也许效果比养羊还要好呢。”
不得不说,朱瞻基还是有点水平的。
朱瞻墉能够想到的东西,他有时候也能想到。
就像是在草原上种植棉花,跟在西域种植棉花,其实都可以起到稳定边疆的作用。
要知道,后世河北省北部的一些区域,现在都还是属于草原呢。
理论说,这些地方完全是具备种植棉花的条件。
如果操作的好,立马就可以吸引大量的百姓主动的移民过去。
这绝对可以算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政绩。
“在草原上种植棉花?”
朱棣听到这个提议之后,也是愣了一下。
之前他一直想着羊毛,还真是没有想到棉花也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你这个提议,好像还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朱棣忍不住高看了一眼自己这个曾经最爱的皇孙。
心中忍不住生出了一个既生亮何生瑜的感慨。
“爷爷,孙儿已经安排了一些人带着经验丰富的老农去北京城附近的一些草原调查,看看哪些地方是适合种植棉花的。”
“如果确认没有问题,明年就可以开始在这些地方种植棉花。”
“甚至可以让朝廷把这些地方赏赐给一些宗室子弟,或者是勋贵,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棉花种植之中。”
“这种有利可图的事情,应该还是很多人感兴趣的。”
朱瞻基将朱棣的反应都看在眼中。
很显然,朱棣的反应证明了自己的想法都是非常有可行性的。
这更加坚定了他在棉布行业折腾的信心。
“嗯,你这个提议,朕会好好考虑的。”
“到时候你可以跟户部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把这个想法真正的落实下去。”
好的东西,朱棣自然是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