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宋老黑家可谓是热闹至极。
虽然都已经快两点才把饭菜准备好的,可来的人没有一个介意的。
事实上,这顿饭菜宋老黑做的菜只有几道,其他的菜肴都是来的人从自己家里捎过来的。都是一个村的,都知道宋老黑今天发生的事情,所以来吃饭喝酒的人都很自觉的自带酒菜,这样一来,随便的凑一凑就凑成了好几桌。
宋老黑家的屋子里肯定是坐不下了,所以干脆就在院子里吃。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梧桐树,根深叶茂的,能把整个院子都遮盖过来,几十口子人在院子里吃饭倒也挺凉爽的。
杨靖借着拿背包的引子,从储存空间中拿出了两瓶七二年产的茅台酒,这酒一拿上来,顿时就让全村人都轰动了。
现在可不比二十年后,那时候农村人恨不能比城里人都有钱,逢年过节的喝个飞天、五粮液什么的也不是稀罕事儿。但在现在,华夏大部分农村都还不行呢,别说这种二十多年的茅台了,就算是豫省本省产的赊店老酒、张弓大曲、宋河大曲等白酒,农村人一般都是舍不得喝的,这年代的农村人大都是和几毛钱一斤的散酒。。。。。。
现在这位杨华侨一下子就拿出了两瓶二十年的茅台,顿时就把一帮老酒虫的酒瘾全都给勾了起来。
人多酒少,这个没办法,杨靖的储存空间中虽然还有不少老酒,可不能拿出来啊,拿出来怎么解释?所以,多少就是这两瓶酒了,不够不是还有成桶的散酒吗?这年头,散酒也是挺好喝的,最起码都是粮食酒。
今天来喝酒的足有二十多个汉子,两瓶酒一匀,一个人也就是不到一两酒,不过能喝到传说中的茅台酒,还是让这些淳朴的农家汉子高兴的不得了。
至于菜肴,除了宋老黑亲手做的糖醋鲤鱼之外,其他的大都是一些现成的凉菜。反正现在是夏季,凉菜就酒,越喝越有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院子里的气氛顿时就火热起来。本身今天能够顺利的把孩子找到,还抓住了那两个人贩子,这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再加上好酒助兴,这几杯酒一下肚,这气氛就算是想不火爆都不中!
杨靖作为宋老黑家的恩人,还是一名华侨,自然是被请到了主席就坐,除了宋老黑和宋支书亲自陪着,村子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也都过来陪酒,那条最大的黄河鲤就摆在这张桌子上,足以证明全村人对杨靖的感激之情。
杨靖的酒量还是可以的,在挨着个的打了一圈之后,这才沉住气的和身边的宋老太爷说起话来。
这位宋老太爷是方圆五里八乡岁数最大的一个老人,今年九十六岁了。可这老爷子别看还差四岁就满百了,可老爷子眼不花耳不聋的,没事还能提着个鱼篓子在河边钓鱼,那身体,真的不像是九十六的,如果不知道这位老爷子岁数的人,看见老爷子那矫健的步伐,你就说他七十都有人信。
老爷子岁数太大了,因此就喝了一小盅茅台,喝完之后就开始以茶代酒。
要论起来,这一家的主人宋老黑还得叫这位老爷子为六爷爷呢,这老爷子是宋老黑爷爷的亲六弟。
一些感谢的话早就说过了,因此现在杨靖开始低声和身边的这位老太爷聊起别的来。
“你说村西边的道观啊?那座道观叫黛眉观,取名就是来自于南边的黛眉山。”老太爷捋了捋颌下那足有半尺长的雪白胡须,笑眯眯的说道。
听到这座道观叫“黛眉观”,杨靖心中多少有点失望。不过杨靖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毕竟丝绢上的那座越城观可是距今一千多年的道观了,以那座道观的规模,显然是不可能传承这么久的。
但杨靖还是有些不死心,“老太爷,这道观的年头久不久?”
老太爷摸了摸胡须,点头说道:“这座道观存在的时间很久喽。我记得我小时候曾经听我的爷爷说过,说这座道观好像是在乾隆年间由几个从终南山那边过来的道士在原来的废墟上重新修建起来的。不过破四旧那会儿,这座道观被砸了,十多年前才有几个从河对面王屋山出来的道士重新把这座道观修整了起来。嗯,好像这座道观从乾隆年间就叫黛眉观了。”
“老太爷,您的意思是说,这座道观在乾隆年间就是一片废墟?也就是说,这座道观其实已经存世很久了?”
“嗯,确实应该是很久了。我们这一带附近的人都是明初从晋省洪洞那边移民过来的,村里流传的说法就是,当时移民到这里的时候,村边上好像就有一座道观,不过已经没人说得清了。后来满清鞑子打过来的时候,这附近的人杀的杀、逃的逃,过了好长时间才有人从外地偷偷回到这里。村子的历史中间少了很长一段时间,那座道观的历史也就没人知道了。反正光我老头子知道的这座道观前后废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