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染会故意用一个比较缓慢的速度,一点一点的去教她们做事情,然后她会观察看谁是真正想学的人,再在相处的过程中去感受,谁是真正会留下来的人,谁的性格决定了她对公司的忠诚度更高等等,再决定教多教少。
剪年学东西的速度很快,季染发下去的资料,她总是最快背好的那个。她背完资料没事干了,就会去烦季染,看看季染在做什么事,有没有她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
剪年本来就是季染重点栽培的对象,现在见她工作上适应得很好,既然也很乐意教她。
虽说三个新人都是一起进的公司,但是剪年长时间呆在季染的办公室里,学到的东西当然就更多了,其它两个新人就在两个挨着的隔间里,默默的背资料,间或接受抽查,结果背得不够熟悉,被季染教训一顿。
虽说三人的起步一致,但是现在已经分化成两个世界的人了。
白萍见了,偶尔会去找那两个新人聊几句天,不经意的就泄露出来一个信息道:“季染和剪年的关系可真好啊,不愧是同学呢。”
人最见不得什么呢?
就是不公平对待。
白萍一句话,就让新来的两个人对剪年有了看法,想着剪年靠关系进公司里来也就算了,还这么明目张胆的天天和主管腻在一起,好处都被她一个人占尽了,她俩却只能挨骂,自然对剪年更是万般看不顺眼,对她的态度也就变得又冷又差。
剪年特别分得清同事和朋友的区别,所以两个同事说话冲也罢,对她爱答不理也罢,她虽然摸不着头脑,可也只觉得她们的性格不太好相处,并没往深的想,也没往心里去。
毕竟要适应一份新工作本身就很累,更何况剪年还没有专业优势,完全是一个新的启航,她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了,完全没时间去介意同事们对她的态度问题。
剪年在跟季染学习的过程中,最常问的就是关于“客户开发的要领”。
季染的客户主要是以公司为主,这两年她一直致力于开发各大企业的境外游项目,现在手上有好几家福利比较好的大企业,每年都要分批次组织员工境外游,那就是她最主要的业绩来源了。
剪年闻言,若有所思的说:“大企业我接触得太少了,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办法一击拿下,我还是从中小型企业做起吧。”
季染听剪年那样说就觉得她很有胆量,一般的应届毕业生在听闻要开发的客户是企业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臣妾做不到”,第二反应就是“我还是先拉个人散单吧”。
剪年的反应也正是季染当初才进入这一行的时候的第一想法,从小做到大,但是企业单一定是最主要的。
剪年在拉业务这件事上完全是一个新丁,但她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剪彦斌和剪彦武都是做生意的人,她从小耳濡目染的全都是生意经,也参加过很多次中小型企业老板们的饭局,大约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
剪年至少在见到这些老板的时候,是不会紧张的,她还能和他们找到共同语言,至少可以一聊。
剪年若是再利用上身边的关系,她能接触到的中小企业老板不在少数,如果她准备得足够充分的话,在那么大一池子鱼里打捞上来几个应该不是问题。
她相信,最难做的就是第一单,一旦打开了签约的大门,就只会越做越好了。
和剪年同期进来的两个新人,就连业务的边角都还没摸到的时候,剪年已经在跟季染学习怎么做出有吸引力的方案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份,在之前的三个月里,剪年一直跟在季染的身边用心学习,以助理的身份陪着季染跑了好多次客户那边。
剪年已经知道了从谈单到签约的整个流程都是怎么运作的,也知道了旅游的旺季已经过去了,今年的业绩差不多已成定局,大家都在蓄势待发的准备着农历年前的那一波旅行热了。
【业绩都是以阳历年时间为截止期】
剪年却跟季染申请道:“我想试试在这个月内签个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