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智慧与勇气的对决
朱厚照的目光如炬,直视父皇,他的话语如同破晓的雷霆,掷地有声:“父皇常言体察民情,但真切的感受过民间疾苦吗?”
“这……罢了……朕……”
朱厚照决绝地打断:“父皇未曾。”
弘治皇帝心中一惊,这小子竟然如此大胆,竟敢质疑他的认知。
这朱厚照,乃是史册上那位敢于与朝臣正面交锋,一杠子打出一片天的真英雄。
他,便是那千年顽石,矢志不渝。
朱厚照接着质问:“为何父皇不知民间疾苦?”
弘治皇帝心中一紧,脸上却不露声色。
朱厚照却是不依不饶,他神情悠闲,仿佛在教导一位迟钝的学生:“父皇不会洗衣,不会生火,甚至不知土豆如何削皮!”
弘治皇帝一滞,他确实未曾亲手操持过这些家务。
“这不是皇帝分内之事。”他试图辩解。
“错矣!”朱厚照摇头,语气坚定:“若皇帝不亲身体验,对民间的苦难便只是空谈。父皇口中的爱民如子,若只是口号,岂非成了笑谈?”
“父皇最喜引用圣人之言,仁政之道,父皇日夜念诵,但仁政何在?”
弘治皇帝脸色微变,没想到儿子竟然开始点拨起他来了。
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挑战。
朱厚照却像极了那位名士王守仁,他将弘治皇帝当作自己的学生:“没有同理心,自以为是,身居高位却不知百姓疾苦,这样的人岂非滑稽可笑?父皇不会生火,不会洗衣,却决定劝农赈灾,这不是荒唐至极吗?”
“父皇不会骑马射箭,对军户的艰辛生活一无所知,却要指挥战争,操练兵马,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父皇,了解民情并非难事,但若只是口头说说,又有谁不会?父皇的教诲虽易,但真正体验民间疾苦,却是难上加难,非大智大勇之辈难以胜任。”
弘治皇帝的面色涨得通红。
这个小子,竟敢如此直言不讳,简直是在公然挑衅。
但朱厚照一脸认真,他可不在乎弘治皇帝如何想,能问得父皇无言以对,这种感觉实在痛快,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于是,朱厚照继续说道:“民间疾苦,简单来说,便是臣子们天不亮就得起床,忙碌于削土豆的艰辛……父皇你看……”
在历史的尘埃中,朱厚照的手缓缓抬起,那手背上的伤痕仿佛刻下了岁月的印记,刺目而深邃。伤口虽已愈合,却依旧在阳光下闪烁着惨烈的光芒,弘治皇帝的目光一滞,随即被朱厚照的话语所吸引。
“这,这手背上的痕迹,竟是削皮时留下的?”朱厚照的话语带着几分自嘲,却也透露出一股坚毅,“父皇,您觉得疼吗?那种痛,是深入骨髓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承受,因为生活,它不会因为我们的疼痛而停下脚步。如今,我们能填饱肚子的,不过是土豆泥的滋味,我在这西山,虽不及百姓疾苦,却也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父皇,您可曾尝过土豆泥的美味?若是一日断粮,或是尝尽黄米粥的滋味,您定会感叹其珍贵。我偏爱土豆泥,只因我深知饥饿的滋味,饱餐一顿后,茶水尚不可得,唯有投身农活,无论风雨,无论寒暑,不能有丝毫懈怠,否则,饥饿便会再次降临!”
“可是,父皇,农人们耕作的激情,并非来自朝廷的一纸劝农书,而是源于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敬畏。对于他们而言,朝廷远在天边,只要官府不扰民,便是好官,陛下便是好君。父皇,您可知,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最怕的是什么?”
弘治皇帝虽心中不悦,却还是耐着性子问道:“是什么?”
朱厚照缓缓开口,仿佛一位智者在娓娓道来,让人不自觉地陷入他的故事之中:“百姓们最怕的,竟是朝廷的劝农书……”
弘治皇帝的眉头微微一皱,不解地问道:“劝农书?”
朱厚照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满朝文武,有几个真正懂得耕种的?可陛下您,却偏偏要关心农事,一纸劝农书,便让那些养尊处优的大臣们大肆挥毫,写出了许多看似华美,实则空洞的文章。这些从未沾过泥土的大臣们,竟敢教农人们如何耕种,父皇,您可曾想过,这样的劝农书,反而成了百姓的枷锁?”
“您是皇帝,是万民之主,您不懂得耕种,大臣们也不懂得,可您们的旨意,州府官员们又怎能怠慢?他们明知自己不懂,却因为圣意,不得不推广这劝农书。于是,差役们四处奔波,劳民伤财,百姓们在春耕之际,既要忙于耕作,又要应付这些官差,苦不堪言……”
“在那寂静的朝堂上,我听闻劝农书的字字句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波澜。想那父皇阅罢此书,必定感慨万千,自认为又为苍生谋得一件福祉。满朝文武亦皆喜颜开,暗自庆幸能为民解忧,未来或许能留下劝农桑的佳话。然而,我心中所想,却是另一番景象。那些道貌岸然的大臣们,他们口口声声仁政仁政,实则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整日于朝堂之上虚与委蛇,徒耗民脂民膏,养着一群无用的蛀虫。”
“……”
林蒙的眉心微跳,他锐利的直觉告诉他,朱厚照的话语中,似乎蕴藏着血光之灾的预兆。
他赶紧接口:“陛下,请勿误会,太子殿下所指责的,乃是大臣百官之失职,绝非对陛下您的不敬。陛下您英明神武,普天之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您宽宏大量,虚怀若谷,最令人敬佩
喜欢古代之败家儿子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古代之败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