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正气氛的回道:“太师,你此话何意?魏少正乃是大明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老太师,为何污蔑于我。”
庞义根本就没有正眼去看魏少正,而是上前施礼道:“陛下乃是真命天子,受先帝之封晋为帝位。现在逆贼朱棣兵峰扬州,与陛下隔江而望。陛下若迁都西安,其京都百姓不顾,那便会尽失天下民心。难道太傅大人,想要陛下日后背负骂名不成?”
朱允炆还是年轻,在听到了庞义的话,顿时感觉到魏少正说的完全不对。
朱允炆从小就是学习儒家学说,朱允炆当然明白,民心的重要。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这关键的时刻,朱允炆居然想到个人的逃生,却忘记了大义。朱允炆顿时脸色微红,感觉到惭愧。
朱允炆连忙问道:“老太师,那你有何妙计,可破燕军?”
庞义喃喃的回道:“回陛下,迁都万万不可。事到如今,不如与逆贼朱棣议和!”
“议和?”朱允炆惊道。
庞义说道:“没错!议和!”
当此话一出,朱允炆顿时脸色惊变。朱允炆本想大骂庞义,怎奈庞义是两朝老臣,朱允炆此时此刻也只能压了压火气。
庞义解释道:“陛下勿慌,议和只是缓兵之计。”
“此话怎样?”
庞义道:“陛下,逆贼朱棣从北平起兵,先是进攻济南城,怎奈被济南城所阻,而且失去大量人马。逆贼朱棣破釜沉舟,直扑京都。老臣以为,朱棣攻下扬州之后,也不会马上渡江。其一朱棣也需要调整兵马。其二朱棣建造渡江战船也需要时日。老臣以为,虽然逆贼朱棣现在看似胜券在握。而实际上真正的战斗,这才刚刚开始。”
一直以来,庞义都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开始不怎么上朝议政。可今天庞义所言,确实很对朱允炆的胃口。
朱允炆问道:“老太师,你畅所欲言,朕愿闻其详!”
庞义道:“现在逆贼朱棣需要时间,而陛下也需要时间。陛下现在要做的,首要是先稳住逆贼朱棣。”
“如何?”
庞义道:“陛下可派遣能言善辩之人,前赴扬州与逆贼朱棣议和。陛下可提出让朱棣永镇北平。世代永为北平之主。”
朱允炆摸了摸他的小胡须,喃喃的说道:“事已至此,燕王还会返回北平吗?”
朱允炆很是喜欢这个提议,但朱允炆并不傻。如果朱允炆和朱棣对调,此时的朱允炆来到了扬州,也不会轻易的返回北平。
庞义道:“陛下,此乃缓兵之计!如果逆贼朱棣还有半点忠君爱国之心,一旦返回北平,那么陛下可暂时与逆贼朱棣休战!陛下远比逆贼朱棣年轻,假以时日。陛下定会如愿以偿。但此时的陛下应该效仿春秋越王卧薪尝胆。”
“老太师,如果燕王不返回北平呢?”
庞义道:“天下乃是大明的天下,陛下乃是大明的皇帝。如果朱棣不奉召议和,非要无理。此时陛下也不用惊惶。陛下在于逆贼朱棣议和同时,便派得力之人,在两江募兵。而且号召天下勤王灭燕。如果能灭燕者,陛下可封侯拜将!老臣相信,在草蜢之中,也会有英雄出世!”
其实在朱允炆殿下的那群文武,早就已经慌了。根本没有人考虑如何安稳朝堂。而是所有人都在思考,如果朱棣打进了京都,自己的下场如何?
有一些朱棣的旧党,在朱允炆登基之后,就已经默默的跟燕王朱棣划清了界限。这群人所想的就是,朱棣进入应天之后,会如何对待自己。而以前周王的旧党,还有当初公开加害朱棣的大臣,这群人更加的恐慌。这些人这几年都清楚,朱棣在战场上杀人如麻。新仇旧恨,这群人都害怕日后的朱棣秋后算账。
表面上看着大殿之上,大明的官员都在附和庞义提出的妙计,实际上都是心怀鬼胎。恐惧未来。
此时此刻,庞义的提议,没有人反对。
齐泰连忙给黄子澄使了一个眼色。
齐泰上前拜道:“陛下,此时国家乃是危急存亡之际,臣身受皇恩,势必粉身碎骨以报陛下。臣远往两江等地,为陛下募军!”
黄子澄也连忙站出,施礼拜道:“黄子澄愿协助尚书大人,为陛下解忧。”
朱允炆看着殿下的两个谋臣,朱允炆又听到了庞义的建议。心中的愤怒也消散不少。
也不知道为何,此时此刻朱允炆还是那么相信面前的两个人。
朱允炆内心感叹,虽然方孝孺等人提出的策略虽然有错。但这三个人还是对朕忠心耿耿。
朱允炆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朕现在就命你们二人赶赴两江招募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