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搬家宴宾主尽欢。
客人们里里外外都吃饱了撑得扶着腰走。
尤其是外面的那些,桌上的菜连油水都一滴不剩。
主人家的办了喜事搬了家,高高兴兴的开始迎接新生活。
-
转眼到了十月,秋高气爽。
早晚凉快,晌午依旧日头高涨。
刘家沟劳改农场里的厂区已经正式开工。
与此同时,厂区中央的四层楼房内。
一楼的楼梯右边是卫生所。楼梯左边空出的三间教室挂了牌子开办刘家沟小学。
校长是由苏家庄生产大队的苏大林挂名。
老师们也是由苏大林从苏家庄生产大队的知青队伍里选拔出来的。
只可惜来报名的学生不多,而且学生们大多数都没有基础,所以目前是准备考了试以后按照基础分成了三个班级。
至此,老苏家大半的人都在刘家沟厂区了。
……
苏振华走向零件加工厂,从部队里退下来经过训练的工人们正在按部就班的上工。
绕过了忙碌的生产线,苏振华走到角落紧闭着门的办公室里,走进去反锁门后他才推开墙壁往里走。
能容得下四十人的夹间里,众人正七嘴八舌的讨论选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每个人都定好了研究选题,如果他们一起也能研究,但他们年纪大了。
主动带这些年轻人,属于是主动为华国培养下一代的科研人员。
比起搞科研,给华国培养新鲜血液才是最重大的‘课题’。
“下放到刘家沟农场的这批知青不能再继续干农活了!再干下去他们都快适应种地了。”
“在苏大将闺女的教育下他们知青种地都比搞科研更有激情了。你看柳家那个,都快住在地里了!”
“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尽快把人选定了。”
“是啊,上面是让我们选拔带队科研小组,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可现在呢,他们一个二个的都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在种地方面好好表现!”
“我们怎么选啊。”
“柳俊生一个农科大学的理工科去种南瓜也正常。可徐家那个小子,也跟着去捯饬怎么打架子研究温室育种的事了。”
“再这么放任大将的闺女继续管下去,咱们理工科的人全下地种庄稼去了……”
他们悔啊。
这五十个全都是理工科的苗子,现在全爱上种地了。
“咳咳。”
苏振华轻咳了两声:“这事也不能全怪小六,也是知青们意志不坚定啊。”
老学究们抖着嘴皮子,哪好意思继续往下说。
这批知青明明全是被吃的给诱惑住了!
在农场里干得好就是大餐,干不好就是清汤寡水的减肥餐。
谁能顶得住这种诱惑啊?
就连他们几个躲在暗处观察的都差点没忍住……
喜欢穿成锦鲤年代文中的极品小姑子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穿成锦鲤年代文中的极品小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