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道,“让我再想想吧。”
见沙孟海不表态,徐大为继续施压,“欧阳志远是地方上的党政主要领导,如果我们省委不尽快采取措施,一旦消息走漏出去,影响了调查,让一些腐败分子仍然逍遥法外,我们没法向党和人民交代。”
沙孟海看着徐大为那道貌岸然的演技,问道,“大为同志,你的意思是是让省委先停了欧阳志远的职,再让省纪委对他的腐败问题立案调查?”
徐大为点头道,“同步进行,省纪委这边已经掌握了一些他的问题线索,现在张辉同志担心沙书记您这里态度不明确,以我对沙书记您的了解,虽然您很欣赏欧阳志远同志,但在这种事上不会有任何死心的。”
听着徐大为给自己扣了顶高帽,沙孟海不由得笑了,“大为同志,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欧阳志远同志是我坚持要提拔为南州市委秘书长的,我看你这是批评我在用人上失察失职。”
徐大为连忙否认,“我哪敢啊,我这是实事求是。”
沙孟海看着徐大为堪比影帝般的精湛演技,产生了想看看徐大为接下来会如何表演的想法,于是问道,“大为同志,欧阳志远同志是南州市委和我们省委树立起来的典型标杆,不管是省纪委还是市纪委的头同志都知道这一点,甚至更有甚者传闻欧阳志远是我的人,假如说真要对欧阳志远同志停职调查,你认为这个因素会不会影响到调查结论?”
徐大为这次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给出了早就铺垫好的回答,“这个因素的确需要考虑,不过我们省纪委和省检察系统还是有一些很有原则的同志的,比如说省纪委的秘书长马武同志,还有省检察院的吕峰同志,都是原则很强的同志,我建议可以让这两位可靠的同志来负责对欧阳志远的审查调查工作,这样一来的话也会把一些外界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得到最客观真实的调查结论。”
让马武和吕峰来负责审查调查欧阳志远的问题,两人虽然平时与徐大为并无任何往来,但徐大为却知道这两人早已被唐诚攻破。如果让这两人来办理欧阳志远的案子,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但谨慎了一辈子的徐大为,此刻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急于推荐马武和吕峰来负责欧阳志远的案子办理,无疑剥夺了省纪委书记张辉的工作权,有越俎代庖之嫌,无形中暴露了自己的立场和站位。
这一点沙孟海也敏锐的捕捉到了,“就马武可靠?那纪委书记张辉同志就不可靠?”
徐大为一听沙孟海这话,连忙解释道,“沙书记您误会了,张辉同志是纪委书记,具体的案件还是需要下面人去负责的。”
沙孟海始终没有表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徐大为,“这样,大为同志,你是省委副书记,是主管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欧阳志远同志这件事你和省纪委再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该怎么处理,以你们的意见为准。”
沙孟海之所以将主动权交给徐大为,就是想看看徐大为接下来会怎么做。
徐大为一听沙孟海这话,不由心中一喜,但神色波澜不惊,点头道,“那行,沙书记,我和张辉同志再商量一下。”
得到了沙孟海的权力下放,徐大为回到省委三号院,立即拨通了张辉的电话,“张辉同志,你来我这里一趟。”
张辉知道徐大为喊自己过去,十有八九是为了欧阳志远这件事,也不知道徐大为接下来会怎么做,犹豫了了好一阵子,张辉才起身前往省委三号院。
不一会儿,见张辉进来,徐大为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亲自沏了杯茶端过来,脸上依旧是那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张辉同志,欧阳志远的问题咱们省纪委准备怎么处理?”
张辉反问,“徐书记你不是去找沙书记汇报了吗?沙书记和省委什么意思?”
徐大为等着就是这句话,在老板椅上坐下来,装模作样道,“都怪我多嘴,我就不应该操这个心,现在沙书记让我负责这件事,让我和你商量一下,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处理,张辉同志,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张辉给出了自己比较折中又稳妥的建议,“既然是实名举报,省纪委这边没有反应也不行,我想我们可以作为一个问题线索,先对欧阳志远同志进行函询。”
函询是纪检监察部门对问题线索处置的一种方式,通常用于处理一些可信度不高的问题线索,也是对被反映干部的一种信任态度,函询的结果通常都是失实了结。
一听张辉给出的处置方式是函询,徐大为立刻给出了不同的意见,“现在举报人反映的两百万元银行卡的问题已经坐实了,对欧阳志远进行函询显然不合适,我认为现在完全可以立案调查后。”
张辉立刻反对道,“如果函询不行就初核,现在就立案还为时过早。”
徐大为争辩道,“已经有问题坐实了,完全达到了立案条件,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再还他一个清白不行吗!”
在立案与否这个问题上,张辉的态度十分坚决,“我不同意,我不同意立案,如果徐书记您要坚持,那好,那就把我们彼此的意见上报省委和沙书记,另外,我也要告诉您,徐书记,关于欧阳志远的问题,我认为在这种特殊时期对他的举报极有可能是一种阴谋,目的就是让欧阳志远同志陷入诬告陷害的泥潭,从而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创造继续腐败的机会,我劝徐书记你三思而后行!”
张辉的强硬超出常规,只因为在徐大为来之前,张辉接到了省委书记沙孟海亲自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就欧阳志远被实名举报一事交流了彼此的意见和看法。虽然沙孟海并未直说,但张辉还是从沙孟海对这件事的看法中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