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野利越严还想着在这里拖住夏州军大部,只要后方的西夏兵能够冲破拦截的宋军,他就有把握将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这股讨厌的夏州宋军全部留下,可是如今看来,即便后方的西夏兵卒能够突破宋军的拦截,赶到战场,看宋军援军的声势,怕是也不一定会是宋军的对手。???
不对啊,要是高进和张余两军应该也是从后方来才是啊?王远看着官道前方赶来的援军,脑中闪过一抹疑惑。难道是种帅料敌先机提前派了种家军来接应?这个念头刚刚冒出,就被王远自然脑补的采纳为可信答案。
援军已至,王远自然不会再有任何顾忌,士气大增的夏州军前仆后继的疯狂扑杀。夏州军的动作倒是让原本还有些怀疑的野利越严终于认定宋军真是有援军来了,原来是有恃无恐,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股宋军能够这样凶狠和顽强了。想至此处,野利越严的突围逃命之心却是更加坚定了。
一方铁了心要逃,一方因为援军的到来铁了心的要将人给留下,战场上瞬间进入更为激烈的生死搏命状态。
后方的厮杀声越来越稀疏,前方赶来的援军依然声势浩大,却只是看见火把和听见喊杀至今没有见到人影。王远心中闪过一抹不妙。
援军半天未至,就连夏州军也开始产生了一些疑惑,而逃命的西夏兵爆出的战斗力更甚先前,在再次丢下三千余具尸体之后,终于艰难的将夏州军的包围圈撕开了一条口气,仓惶而逃,王远来不及多想,催动大军趁势掩杀。
终于有了生路,这仅剩不到千余人的残兵败将此刻却也没有了继续厮杀的勇气,只顾得拼命保护着野利越严亡命逃窜,连带着将好不容易冲破赵猛阻拦的后军汇合后也止不住惶恐,跟着一块儿调转方向仓惶逃窜,都说兵败如山倒,想来莫过于是了。
这一场突然生又莫名其妙结束的厮杀,虽说没有留下野利越严,却终究还是以夏州军的惨胜而告终。
来不及打扫战场,王远就带着夏州军和那漫山遍野的“援军”匆忙撤往银夏城,另一方面野利越严的西夏兵,则是足足奔出了五十多里地后方才在仓惶中安寨扎营,军中一片人心惶惶。王远自然不知道,在乱军中,野利越严虽说没有死,却是被流矢所伤。
是役,亲自统军断后的夏州军都指挥使赵猛以及数十位夏州军军将阵亡,伤者近万。
……
当薛明收到李良度亲自督师统帅数十万西夏大军南下银夏的时候,距离夏州之战已经过去两天了。而这个时候跟随他犒军的大队人马距离安延安府已经不足百里。
三天时间,带着大批赵佶赐下的犒军所用的物事,走了近五百余里,薛明已经将行军度提到了极限。沿途所有迎接的州府长官,基本上都是寒暄一番之后就穿城而过,少有进城的,连带着一路路过的州府长官们无不议论纷纷。
为了讨好这位皇帝身边的年轻宠臣权臣、朝中新贵,路上的州府长官们可是挖空心思准备了不少的供奉和节目,美人、各类珍奇古玩还有金银等物种种不一而足。
虽说薛明没有接受他们的宴请,可是对那些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送上来的礼物除了美人不收外,其余珍奇古玩金银珠宝倒是来者不拒,这才走了五百余里,队伍中就多了五六辆马车,这些马车中装的都是薛明收的沿途各个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送来的礼物。
如果他要是每到一地都赴宴的话,如今怕是连汴京城两百里都出不了。不过薛明也不好太过打击那些州府官员们积极性,更不想显得自己特立独行,就连李纲之前到颖昌主持赈灾都没有拒绝过那些官吏们的送请,在这沆瀣一气的官场中他又何必故作清高?
当然,触及到他底线的事情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就譬如那些美人,他都一个没收不是?
薛明碰到的是种师道从银夏派往汴京城的八百里急报,当然这急报他是没有资格拆的,不过好在种师道还专门给他带了信,而且这信要比给朝廷的急报上还要详细。
赵佶下旨薛明犒军的事情,早就遣派使者传旨各地了,种师道那银夏城虽说距离汴京城最远,不过却也早就得到了消息,种师道也很清楚薛明就在路上。
放下种师道的信,薛明半响沉默不语。
在种师道的信中除了详细的说了说李良度提兵南下的事情以及银夏城的准备外,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心中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都透露了一个意思,那就是银夏城准备不是很充足,如果李良度真是铁了心要将银夏城拿下的话,就连种师道自己都不知道他到底能够守住多长时间。
是守住多长时间,而不是守住。显然,对这一战就连种师道本人也是不很看好的。所以,种师道希望薛明能够等候赵佶旨意,最好直接回返汴京城,等待大战完了之后再前往银夏。而且他已经在给朝廷的信报中明确说了希望朝廷撤回犒军的大使。
种师道显然是并不想让薛明陷入危险中。
可是如今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薛明也不是赵佶能够决定的了。薛明知道,自己又将面临一个很艰难的选择。
薛明很清楚赵佶的尿性。
一旦李良度提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汴京城,即便种师道已经提出让赵佶下旨命犒军的薛明回返汴京城,等战事了结再议犒军的事情,以薛明对赵佶的了解赵佶最大的可能是将这个棘手的难题直接抛给他,而不会舍得让自己折了颜面主动下旨命薛明回返。
如果再加上朝中那些想着他早点死的人从中推波助澜的话,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即便还没有出现,不过薛明已经可以肯定赵佶一定会将这个难题推到他身上,让他自己来选择去还是不去银夏犒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