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理国的消息终于传来。?十余万西夏吐蕃联合大军在进入大理国近半载之后,终于在酷夏即将到来之前退兵而去,即至西夏人退去,大理国半壁江山已经是满目苍夷。
不日之后,赵佶再次下诏:四川各州县盐酒榷额从明年开始再次减免三年,四川各路应该往往总领所的纲运也被免除(总领所,北宋各地都有屯垦大军,为了方便管理就设置总领所,管理所在地诸军钱粮并参预地方军政);命四川安抚使王禀驰援大理粮食兵械若干(若干显然是象征性的);
而这个时候,薛明已经在垦出的那五十万亩农田中完成了九成的沟渠覆盖,打井数百口也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梯田和垦田,轰轰烈烈的补种春耕在汴京城外开始。
赵佶更是领着文武百官亲自出城,亲手耕了一亩三分地的田,并撒种。其余文武百官也都有样学样各有责任田,让薛明撇嘴不已。
六月下旬,补种刚刚进行到一半,一场久违的大雨终于不期而至。是日,汴京城内外,民情沸腾,到处都是兴奋跳跃的百姓,这场雨,他们都已经等的太久了。
薛明站在天井中,任凭雨水劈头盖脸的浇下,心中的喜悦无法抑制。一柄荷叶伞悄然出现在他头顶,将所有的雨水都遮掩。
“相……薛公子……小心着凉!”
伸手握住杨媚儿撑伞的柔荑,薛明摆了摆头上的雨水,大笑着道:
“老婆,这雨来的太她娘的及时了。”
说完不顾杨媚儿满脸的愕然之色,继续喝道:“浩子,去请扈兄、子由、士美、文星他们过府,告诉他们,可以收网了。”
这场雨,纯属意外,但是却是正是时候。
淅淅沥沥的雨水还在一刻不停的从天上飘落,这一场迟来了太久的夏雨已经持续三天了。汴京城内外的百姓在经过了第一天的激动和兴奋之后,已经逐渐恢复了平静。
这场雨,似乎也预示着大宋朝在持续了足足数月的闹哄哄之后,终于开始有要回归正常的模样了。
雨始终下的都不太大,蒙蒙细雨将整个汴京城都笼罩在一层厚重的雨雾中,洗刷掉粉尘,聚满河湖,让汴京城处处都充满着勃勃生机。
光滑的石板小径,湿滑的青苔竟然不知不觉间已经重新长了出来。稀稀疏疏的行人撑着油纸伞在这迷蒙的雨雾中踏着小径匆匆而过,三五成群的小孩儿在雨雾中奔跑嬉闹,衣衫浸湿;烟雾氤氲的湖面,迷蒙的苏堤,深翠的杨柳,几点颜色各异的花油伞点醉其中,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的娇笑。
整个汴京城,这个时候更像是一副放置了很久的水墨画突然被注入灵魂,变得生机勃勃,空灵而鲜活。
青绿的小巷中,几顶轿子匆匆而过,最终在一栋巨宅前停下。高高的门楣上两个硕大的金色大字赫然在目,王府。
一个穿着青色锦袍身材高大的富态中年人站在宽大的门廊下,似乎已经等了良久。在他身后是一溜穿着皂色杂役服饰的小厮,足足有数十人之多。
眼见几顶小轿在大门前停下,十余个小厮变戏法般拿出十几根粗长的竹竿,唰的一声打开,然后疾步走到门廊前各自站定,唰的撑开,却是一块巨大的锦缎,将五六顶轿子头顶上同时遮住,原来是用来遮掩雨水的。
“哈哈,凤仪兄、平逸兄、肃之兄、明然兄、古茗兄,可是让迥逸好等啊。”
见到府中小厮已经将那烦人的雨水都遮住,王尔愈大步走下台阶,笑着道。
随着轿帘掀开,五个穿着各色锦袍的中老年人出现,他们对头顶上没有任何雨水落下似乎一点儿都不惊讶,见到了正迎下来的王尔愈纷纷抱拳回礼道。
“迥逸兄。”
“哈哈,迥逸兄。”
“王老爷。”
“王公!”
……
从各自不同的称呼上,就能看出彼此间关系的亲近远疏以及各自的地位。五人中,能偶直接称呼王尔愈表字的只有最先下轿的两个老者。
这两个老头,年纪显然都要比王尔愈大上那么一点儿,甚至头都已经有些斑白了。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面宽耳大的半百老者,如果不看他的那大肚子,倒是很有些不怒自威之势;走在这老者后面的则是一个身形削瘦的中年人,仅仅看面相却似乎要比王尔愈还要年轻不少,显然是保养有道,只是不知为何头却是未老先衰。
其余三个穿着锦袍的男人都站在他们两人身后,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过两人一步,显然都是以这两人为尊的。
面宽耳阔的半百老者,是如今汴京城最大的粮商,钱嘉辉。钱家世代经营粮贸,到了他这一代,更是横跨各行各业,前不久甚至将手伸到了酿酒上;那身形削瘦的中年人,则是开封府的另一大粮商李召忠了。
王尔愈、钱嘉辉、李召忠三家,王尔愈娶的是钱嘉辉的妹妹,李召忠的儿子娶了王尔愈的女儿,钱嘉辉的儿子则又娶了李召忠的女儿,这层关系让三家基本上把持了开封府乃至整个京城周边过六成以上的粮食贸易。其余四成,则是被数家大大小小的粮商瓜分。
而这四成中,又有两成是被钱嘉辉和李召忠身后的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家所把持。所以,如今王府门前的这六个人,基本上算是代表了整个江南近八成的粮食流通。
“凤仪兄、肃之兄,各位兄长”
六人寒暄几句,王尔愈伸手虚引道。
互相推辞一番几人联袂而进。
就在几人进府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在街巷对面,几个穿着蓑衣的人影在扫了王府几眼之后,随即就按下斗笠匆匆而过。
……
王府大堂,六人分宾主而坐。侍女奉上酒菜之后,随着王尔愈挥手,齐齐退下。
“我说妹夫啊,今日如此着急请我等过来可是商量售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