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郑少秋心事有谁知 > 第五十六回 秦桧虚谈保权位 世忠醒悟不贪功(第1页)

第五十六回 秦桧虚谈保权位 世忠醒悟不贪功(第1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绍兴二年(1132年)二月,秦桧看到盗贼蜂起,韩世忠、岳飞、赵鼎、李纲等人都亲自指挥抗金斗争,而自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军功,就故作姿态,故意说自己也要亲自出征,帮助解决皇帝的后顾之忧。

但是秦桧随机应变、察言观色、体悟君心的能力,早已经使得宋皇帝赵构离不开他了。在宋帝赵构看来,今后的朝廷大权,只有秦桧一个人能堪当重任,其他人只不过是一枚小棋子而已。这时,秦桧自告奋勇,愿意身至湖外,自当一面,效仿西晋羊祜镇守襄阳故事,去镇守贺州,宋帝赵构当然不愿意。

宋皇帝赵构十分宠爱地对秦桧说:“卿等朝廷要员,应当居中运裁,千万不能自己去冲锋陷阵。冲锋陷阵是这些武夫、莽汉干的事情,有胜利就会有失败,随时都可能授人以柄。你可不能去!”由此可见宋皇帝赵构对秦桧的刮目相看、高看一眼,跟其他大臣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宋皇帝赵构的意思是说:秦桧应当在帷幄之中运筹决策,而让其他将领、大臣在外面去实施。因为再好的计谋、决策,在实践过程中一定不会完全契合,就随时需要调整。如果秦桧和其他将领、大臣一样去具体实践,去基层干事情,一定会有漏洞、有瑕疵、有不完美,就会给其他大臣留下攻击的机会。只要秦桧不去实践、不去干事,坐在朝廷夸夸其谈,就一定没有过错,就不会贻人口实,就一定可以保全职务。

于是,朝廷决定重新起用只会忠于朝廷、忠于事业的李纲去冲锋陷阵。这样,朝廷就任命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李纲为观文殿学士、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再让福建等路宣抚副使韩世忠以所部统制官任仕安一军的三千军人划拨给李纲,从汀州前去上任。又命令权湖东安抚使岳飞率湖东副总管马友及诸将李宏、韩京、吴锡等部队一起围剿曹成。

谈起这次人事安排,宋皇帝赵构坦白地给各位大臣详细解释说:“人主对待臣下,当以至诚,若知其不可用,不若罢去,疑而留之,无益也。”也就是说,他知道秦桧不会在战场上去冲锋陷阵,而知道秦桧一定会跟金人斡旋保全朝廷。

宋帝赵构又说:“人主之德,莫大于仁。仁之一字,非尧、舜莫能当。”宰相吕颐浩、秦桧当然对这一点非常清楚,赶忙附会说:“圣学高明,以诚、仁二者治心,修身、正家、齐天下就绰绰有余了。”

这样,韩世忠连夜启程,由处州、信州径直到豫章,连营江滨数十里,曹成等群贼没有想到他们突然而来,以为神兵天降,大惊失色,不战而溃。

韩世忠看到曹成向北逃窜,就派遣神武左军提举事务官、拱卫大夫、贵州刺史董日攵前去招降。曹成于是率领八万士兵投降,韩世忠的军力得到空前壮大,非常高兴。

当时正处在盛夏季节,行师之地瘴疫流行,而岳飞抚循有方,将士无一人死于瘴疠的,就很快平定了岭表地区。回到朝廷后,宋皇帝赵构非常高兴,朝廷就奖励提拔他为武安军承宣使,屯驻在江州。提拔韩世忠为开府仪同三司,充淮南东、西路宣抚使,置司泗州。

高忠义听说韩世忠大胜归来,也赶来向韩世忠祝贺。

韩世忠看到好友亲自来到府上,非常高兴,连忙安排酒席招待。高忠义说道:“恭喜韩将军大获全胜啊!”

韩世忠说道:“高学士自从居于宫廷,就好久不见了。”

高忠义说道:“韩将军应该有所耳闻,从古到今,皇上最担心的就是朝臣交通武将藩镇。因此我不敢轻易前来。”

韩世忠说道:“我虽然是武将,但不是藩镇;你也虽然是朝臣,但不是执宰,是个闲云野鹤一般的散官,咱们又是故交,皇上也是知道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吧。”

高忠义说道:“话虽然是这样说,咱们还是小心为妙。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韩世忠说道:“兄长这么说,就一定是见外了。”

高忠义说道:“自从我跟随当今圣上去金营回来,我对圣上就更加了解了。”

韩世忠说道:“此话怎讲?”

高忠义说道:“宫廷忌讳很深。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而且当今圣上非常英明武断,远非常人所想象的那样。”

韩世忠说道:“我本身没有读过书,是个粗人。常年在外征战,对这些一无所知。”

高忠义说道:“当今圣上学识渊博,英明武断,智勇超群。朝廷执宰、宫廷宦官、藩镇武将的一丝一毫根本无法逃过他的眼睛。”

韩世忠说道:“原来如此。我看原来圣上重用了杜充、黄潜善等许多人,导致朝廷南迁,土地不守,民众流离失所,叛军滋生,盗贼蜂起,天下怨声载道……”

高忠义说道:“这个以后咱们慢慢再聊。你听说过当今圣上对张浚、刘光世、吕颐浩等人的军力分配调整吗?听说了最近关于人事调整的诏书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韩世忠说道:“这个我只知道个大概意思,就是害怕大臣大权独揽,威胁朝廷。”

高忠义说道:“那就是了。你凯旋归来后,向你祝贺的人多少呢?”他举起一杯酒,在眼前端详了半天,欲言又止。

韩世忠看出了端倪,就说道:“获胜捷报传到朝廷后,许多人就开始祝贺了。毕竟打仗这么多年,第一次收服这么多士兵,全军上下都很高兴啊。兄长你不是也来祝贺了吗?”

高忠义说道:“贤弟你看,咱们这么多年的交往,你看我怎么样呢?够朋友吗?”

韩世忠不耐烦了,说道:“怎么娘娘腔似的。以前不是这样的啊。兄长一开始来时,就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现在又吞吞吐吐,有什么事情吗?”

高忠义说道:“贤弟不要见怪。我在朝廷时间长了,也变得胆小如鼠起来,不谨慎不行啊。贤弟听说过‘叔向贺贫’的故事吗?”

韩世忠说道:“我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怎么能知道那些事情呢。”

高忠义说道:“那我慢慢讲一下,贤弟你仔细品味着,咱们慢慢聊。”

韩世忠说道:“我没有什么文化,不懂的地方你提醒一下。”

高忠义说道:“以前晋国有个大夫名叫叔向,有一天他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在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韩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权势,没有什么可以跟其他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为什么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不全;可是他能积德行善,遵守规矩,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贪得无厌,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被灭亡了。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韩宣子于是下拜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我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这个故事不知道你听出来什么道理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