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灾会轻易过去?”
喃喃一声,嬴政看着嬴高一字一顿:“你从何处得知?”
“儿臣曾询问太常,太常说依据日书推算得出——!”
嬴高的记忆中记得会下雨,这场大旱在七月最为严重,而八月末便迎来了一场雨,大旱的危机轻易化解了。。。
此刻,他提及《日书》与奉常,仅为易于使人信服,且便于阐释,嬴高为防患未然,也曾暗中遣奉常联络。
《日书》乃秦国修士婚嫁、诞子、丧葬、耕作、出行等各事宜择吉避凶之典籍,实为推算吉凶之神秘术法。
嬴高记忆犹新,秦统一天下后,始皇采纳李斯之策,焚烧诗书,非博士官所掌,凡民间藏有诗书百家之言者,皆须交予郡守、尉官一同焚烧。
然而,《日书》这本关乎秦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奇异典籍却被保留,归入“卜筮之书”一类。
一本《日书》,几乎左右着秦国修士与民众的每一刻生活,无此书,生活犹如寸步难行。
故此,嬴政借《日书》之名告知嬴政此事,以增强其信服力。
唯有嬴政信服,方能卸下心结,妥善处理此事。
。。。。。。
“嗯嗯!”
嬴政微微点头,沉思良久,权衡利弊:“旱灾之事暂且放下,逐客令一事,若你,又该如何处置?”
闻言,嬴高眸中闪过一道灵光,原打算让嬴政颁布罪己诏,但念及嬴政的傲骨,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父王,赦免郑国,令其继续主持泾水疏导工程,同时,昭告天下郑国身份,而后重用,如此,逐客令之因由便能说得通。”
嬴高深知,嬴政好面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力求完美解决,毕竟三川学府尚处初创阶段。
在未培养出忠于秦国的士子前,不宜得罪这些人。
对此,嬴高心知肚明,此举意在告诉嬴政,汲取中原六国之精华,方能使秦国如泰山般稳固。
“公子高,长史,孤此举是否大错特错?”
即便已决定废除逐客令,嬴政心中仍存困惑,帝王如是,自视甚高,不愿承认错误。
闻言,王绾点头道:“王上,此事确是欠缺考量!”
嬴高见嬴政目光,稍加思索,恭敬一礼,道:“父王,欲统一天下者,海纳百川,乃为根本!”
欲统一天下者,海纳百川,乃为根本!
嬴高心中明了,无论哪个朝代,大国帝国必具强大自信,兼收并蓄的文化。
秦国虽强,却尚未孕育出包容之心,有雄浑胸怀,却缺乏化天下为一的宏大气象。
嬴高认知到,这也是后来始皇帝醒悟,对山东文化低头的缘故。
此刻,他借此机会,让嬴政明了此理。
秦国唯有海纳百川,方能有容乃大。
在此事上,嬴高站在众人对立面,他人按部就班,而他则打算开辟新路。
此时此刻,强者更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