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号,经过半个月的展映和评选,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颁奖礼在会展中心举行。
“从五六年前开始吧,我们每年都倡议在内地办国际电影节,毕竟嘛,这也是一项文化盛事,可以让我们和外国多交流接触,取长补短。只是上边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一直也没同意。没想到,香港倒是走在了前边。“
在去往会展中心的路上,评委会主席谢晋颇为感叹的对乔峰说。
“可能上边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吧,毕竟内地前些年刚刚开放,开放,发展,经济建设才是核心。影视娱乐暂时还可以满足现下人民群众的需求。再一个,毕竟内地和国外的意识形态还是有差别的,盲目的放开交流,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思想上的冲突。“乔峰想了下说道。
谢晋笑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或许吧。以前啊,我一直觉得我们的电影是不比别人差的。论奖项,我们也拿到过不少的国际大奖,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票房上呢,八十年代初,一张票一毛钱,少林寺就能拿到上亿的票房。可是,这次到香港我才发现,差距还是有的。少林寺之所以能拿到过亿的票房,拍的自然是不错的,但关键还是内地的影视娱乐贫乏,大家能看的太少了。自然出来一部好的电影,人们就会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加上人口多,票房硬是给堆了起来。香港的电影要是能有内地那么大的观众市场,恐怕每年都能一两部和少林寺差不多票房的电影来。“
乔峰笑着点了点头。不过其实心里是觉得即使有了内地那么多的观众,恐怕也不会每年都出一两部能和少林寺差不多的电影。
因为就像谢晋说的那样,少林寺的过亿票房是建立在内地那时候文化娱乐贫乏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真像香港这样每年出那么多好的,差不多的,还能看的影片,恐怕大家也不会逮着一部电影几刷,十几刷了。
毕竟内地的经济情况,人均收入在那呢。
如果一年就出一部好的电影,那可能有兴趣看电影的绝大多数会选这部电影,还可能看了一遍又一遍。
可如果一下出来十部好电影,想看电影的人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我看武侠的,你看喜剧的,他看警匪的。
好电影一下多了起来,观众就会自然而然的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流,在人均票价一毛的情况下,恐怕好的电影也就是能拿个几千万也就了不得了。
谢晋见乔峰没说话,就接着说自己的想法:“除了市场,观众基础的差别外,最让我感到和内地不一样的其实是承载电影的相关的配套软硬件。别的不说,我也去过不少国家,但即使是在欧洲,英法德意等国家,也少见有多厅电影院的。但是乔先生的院线竟然绝大多数都是多厅影院,听说余下的那些也在改造中。这样多厅影院在院线中如此高的占比,据我所知也就只有美国的院线能够达到。香港已经做到这样的程度,而内地呢,还依然是大影院单银幕。至今,没听说有哪家影院改成多厅影院的。这差距,何其大呀。这次电影节,两百多部参展影片,在八个分会场展映。同一时段,一个电影院就能安排几部电影同时放映。一天就能放映十几二十部影片,八个分会场,一天就能把一多半的影片放映一遍。这要放在内地,八个电影院,两百部参展影片可能这么多天里一部只能放映一遍。“
“内地影视上还是计划经济,影院是公家的东西,赚多赚少和自己无关。谁会想着折腾呢。不过,谢老也不用担心,一旦影视上要放开口子,要改革,自不然的人们就会跟着时代走,现在的单厅大影院,到时候都会抢着变成多厅影院的。“乔峰宽慰道。
“乔先生是这样觉得的吗?你觉得只要内地放开了改革,目前的电影院模式就会跟着改变?要知道,改建多厅影院是要很大投资的,而且荧幕多了,拷贝自然也要多买的。差不多数量的座位,却要多花许多的钱进行改建,还要多买拷贝。恐怕电影院方面很难接受啊。“谢晋虽然觉得多厅影院相比单银幕大影院要更好一点,但毕竟接触不多,自然了解的也不深,他不是很很相信乔峰说的只要内地影视行业一改革,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会想要寻求改变,建多厅影院。
“当然不只是电影上的改革,推进电影院从单厅单银幕向多厅多荧幕转变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多厅影院对传统单座影院的取代,是一系列娱乐技术革新、城市空间与人口构成变迁的结果。
就拿好莱坞来说,制片厂时代的好莱坞面对的是跨越各个阶层的最广泛的“大众”观众,与之相配的是单座影院的庞大空间。
这点和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以及咱们内地的情况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内地没有那么多的阶层,咱们只有工农阶层,大家都是无产阶级,自然的,一直以来,内地的电影院都是有着巨多作为,庞大空间的单厅影院。
美国那边呢,“二战”后电视普及带来的竞争、城市人口逐渐向郊区扩散和婴儿潮的出现,共同导致中产阶级观众和家庭观众的流失,尽管电影工业投入巨资提升影片的视听效果并更新影院设备,但并没有扭转观众人次一路下滑的趋势。
青少年比重上升、权利运动兴起、分级制取代审查和文化反叛因素增加更带来了观众的分化,这促使电影工业尝试为各个细分市场制作影片,以适应小观众群体的多元口味。
相应地,不断下滑的上座率和新生的分众市场使得影院运营者将单座影院的大厅分割成为多个小厅,并提供酒吧、咖啡厅等其他形式的娱乐服务,以在同样的空间安排更多的放映片目和场次时段。
这就是多厅影院在美国兴起,然后欧洲等发达国家随之跟随的原因。
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减少单部电影固定时空内所需要的观众,利于灵活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并可以降低电影失败带来的风险。
而咱们内地,此时其实也在面临着和七十年代末的美国类似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中部,内陆地区发展明显跟不上,自然而然的贫富差距就会拉大。
然后大量的中青代知识分子,劳动人群涌入沿海地区,背井离乡的人们迫切需要能够慰藉他们的精神食粮。
加上开放后受到港台影视娱乐的影响,沿海地区的人们对电影的内容必然有了更多的自己的需求。
不再是你们拍什么我们看什么,而是我们想看什么我们选什么。
在这个时候,拍出的电影如果想要被观众认可,那就必然要研究观众的心里,细分目标人群。
当单一大型的电影院放映的一部电影再难以满足绝大多数观众的口味需求的时候,大厅分割成为多个小厅,以在同样的空间安排更多的放映片目和场次时段就会是必然的结果。“
乔峰说的很详细,谢晋听得也很认真。
谢晋想着自己回去后是不是该呼吁一下让内地的电影院跟香港学学。
乔峰想的差不多,不过他有更深的目的。
。。。。。。。。。。。。。。。。。。。。。。。。。
感谢书友魔界小小虎100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