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元宏上台时,才33岁的他看着诸位前辈,还有些不知所措。
然后,出乎意料的是,司马懿带着司马炎和司马绍走上了台。
“不是,司马懿名声都这么臭了,他竟然也上台了?”
“他们肯定想搞什么阴谋。”
司马懿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想参选,我推举司马炎和司马绍。”
司马绍直接就在台上反对。
“祖宗,晚辈认为自己资质不够,不适合担当如此重任,希望退出选举。”
不是,司马懿推举司马炎就算了,毕竟他年纪较大,有些经验。
但这样是在把司马绍放在火上烤啊,这是对待自己后代的态度?
而且,两人不管谁当选,不都是你司马懿的傀儡吗?
等一下,在场的皇帝中有些人揣测出了司马懿的用意。
其中也包括嬴政,他心里想着,司马懿不愧老奸巨猾啊。
自己就是捏着鼻子也得支持他了。
之前,刘裕决定参选。这符合嬴政集团和南朝联盟的利益,但不符合拓跋家、司马家、部分汉化胡人和姚家的利益。
这样下去,嬴政在刚开始试图组建的反刘氏大网就有可能被刘邦趁机拆掉。
现在,司马懿让他的两位后人参选,就是在给嬴政集团递话:
我们司马家和姚家会参加反刘氏大网,但作为交换,你们得给我们一个席位。这对你们是有利的。
这对拓跋家也是有利的。拓跋珪就不必亲自出面处理与刘裕的私仇了,让司马家冲在前面就好了。
对于其他普通皇帝来说,他们也不用顾虑了,反正有个吸仇恨的司马家顶着呢。
刘秀:“挺可以啊,这么丝滑的利益链就这样形成了。”
刘邦:“我倒是感觉有些蹊跷,这么顺利,这么团结,所有势力都不约而同地对付我们?总觉得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那么,我们就先从刘裕那边入手。刘秀,你去劝说吧。
“同时,就是算上司马家,也还剩下一个席位空缺,我们还可以争取。”
刘彻:“对了,刘秀,你之前的录音还存着吗?”
(第119章中司马懿和司马绍争吵的录音。)
刘秀:“还存着。”
“那就找机会公开出来,这样可以离间他们的关系。这个反刘氏大网一定有弱点。”
到这一天结束时,候选人名单已经基本确定,他们分别是:
刘恒、刘彻、刘秀、刘裕、曹操、孙权、元宏、司马炎、石勒、姚兴。
由于还剩一个席位空缺,苻坚就让石勒和姚兴也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视为候补。
……
北魏最后的两年依然发生了很多事情。
高欢拥立的傀儡元修竟然也走了元子攸的老路,不甘于傀儡,打算反抗高欢。
元修是个体面人。
元子攸:“他的操作空间比我要大啊。至少大魏还有两大势力,可以互相制衡。”
“不过,他能有这样的操作空间,不还是因为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