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应川从一旁的纸箱里拿出半袋。
“那就只剩一点啦,你别忘记摆到外面去,我今天还可以再叠一袋!”
他骄傲的小表情要溢出来,周应川摸了下他的头,不过没有给许塘那么多,只给了他一沓不到一指高的纸元宝。
“太少啦,再给我一叠,我已经找到诀窍了!”
“这么多够了,叠再多手不痛?”
周应川不想让许塘那么累,他也从没想着要靠许塘赚钱,许塘只要健康,好好吃饭,好好去学校和朋友说话、聊天,就够了。
还有,他也怕许塘真的叠的手痛了,晚上要哄的还是他,他最近实在太多事情了。
“唔,只痛一点的话没关系。”
许塘拿着纸元宝扑在周应川的背上,或许是在熟悉的地方,他几乎依靠本能就可以猜到周应川在哪儿,又或者说,他用周应川的心跳来识别他的方位。
“周应川,如果我多叠一沓的话…今晚你可以早睡一个小时吗?”
周应川愣住了,他看着许塘,可许塘看不到他,他只能催促他:“好不好嘛。”
周应川没办法形容这一刻他的心情,就像是被人伸手进去狠狠攥住了他心脏的全部血液,甚至直到很多年后,他都记得在这里,许塘问他,他多一沓纸元宝,他可不可以早睡一些。
“周应川,你怎么不说话?”
许塘问了两声,周应川都没有回应,这很少见,许塘有些担心了,他摸摸周应川的头,想试探他有没有生病…
“我没事…”
周应川拉下了他的手,他将背上的许塘换到前面来抱,许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觉得周应川抱他抱得有些紧,他只是想让周应川可以休息一会儿。
“趁现在卖的好,你给我多一些嘛,再过两天就没人买了…”
虽然他这样说,但最后周应川还是只给了他一叠,其他的,周应川说等他叠完再说,许塘拗不过他,只好先答应了。
狭小的五金店,两个人都忙了起来,周应川在院子里把年前放在这儿的最后一台织机修好了,又拿出几本厚厚的账册,一笔笔的核对。
这年头,好多小厂子都是响应号召火急火燎开起来的,账目记得混乱的很,凭证也是乱贴,东一张西一张,单据这里一笔那里一笔,费用的日期涂涂改改,塞得支出里还有孩子用的作业本,换做其他人,估计只翻上前两页都要头痛的逃之夭夭了。
周应川却很有耐心,他沉静地梳理着手上乱七八糟的账目,誊抄在另一个本子上。
快中午的时候,外头雨停了,有人拍着门喊。
“应川!在不!”
来人是刚在镇子上刚也跟风开了个小纺织作坊的王成斌。
男人约莫不到四十岁,戴着眼镜,矮胖。
“王叔,你那台我已经修好了,是绞丝链有个零件松动了,你找人搬回去用,应该不会再出毛病了。”
“哎呀,机器的事一会儿再说,我来找你是有急事的,应川,我哥那个服装厂的你账核好没有?”
王成斌原先在城里做会计,为了多赚点钱,揽了好些个厂子记账的活儿,去年和老婆打算也赶个潮流,在家里开个纺织小作坊,能接城里的订单,就不做会计了。
谁知道年中接了个大单,一个国营的服装厂在他们这边建了个分厂,他一个八竿子刚能够上的表哥是上头开会竞聘的分厂长,得知他会算账,开了个酬劳,托他算算账目,本来他以为不是什么麻烦事儿,谁知道等表哥派人送过来,光乱七八糟的各式单子就垒了几大纸箱。
换做年轻的时候,他眼神好,能熬,做也做了,可现在他要眼睛眼睛不行,腰也疼,再说了,他那小作坊刚投了几万块钱买设备,进退不得,又怕推了跟表哥的关系闹僵,思来想去,他只得把这个活儿分包出去。
好在前些年他接的好几个小厂子的活儿也是给周应川干的,周应川算账仔细,这么多年几乎没出过错,王成斌放心,也习惯找他了。
“王叔,已经整好了。”
“这么快?我听我哥说这次光从主厂那边运过来的设备原料都十好几批,那几箱子乱单子,你都理好了?”
“嗯,对着入库单和还有厂里的过磅记录都核对了,原材料得实地核验,但设备的数量出入有些大,主厂那边给的清单上有丝织机十台,验收签过字的只有八台,捻丝车三台,但是从明细表的折旧上看,估计明年有两台就报废了,这样厂里的成本会大大增加的,还有卷纬机,也少了一台。”
“什么,少了这么多?”
王成斌惊讶了,苏南是纺织业大省,他干了这么多年会计,听周应川一说,心里一下子就约莫出来了。
“一台丝织机我算它两万,那捻丝车可贵,一台按现在的市场价,就是二手的也得小二十万,还有其他机子…这他妈主厂竟然少给了这么多?应川,你是不是核错了?”
“王叔,设备价值高,不难核对,如果主厂给的资产明细和清单没错,就不会出错。”
王成斌咂了下嘴,周应川这孩子仔细他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这几年将手里接的私活儿都给他,自己只当分成的甩手掌柜,可这个错数不小,主厂好说也是国营单位,真会搞错…?
想到什么,王成斌的脸色突然有点不对,周应川说:“不过这些都是账目上的问题,除去设备,原布的明细太混乱了,还得到实地清点才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