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明朝那些事儿3部全本 > 第三章 祸根(第1页)

第三章 祸根(第1页)

姑且不论后来王振的是是非非,但他和朱祁镇之间确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就是这种过于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终酿成一场大祸

朱瞻基的政策在他活着的时候已开始施行,当时的司礼监已经可以替皇帝批红,不过在朱瞻基的严格监控下,办事的太监们倒也不敢有什么不轨行为。因为朱瞻基虽然不愿意动笔写那么多字,却经常检查观看司礼监的批红作业。

内阁对国家大事提出处理意见,并票拟出来送给皇帝,皇帝经过修改,加上自己的意见,或是直接同意,让太监代为批红。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作流程。

大明王朝就在这样的一个流程中平静地向前发展着。

然而不久之后,这片宁静就将被打破。

一个奇特的宦官

中国人有着十分浓厚的传宗接代观念,像宦官这种职业,虽然衣食无忧,但毕竟要挨一刀,比别人少点东西,也不能生儿育女,所以家里要是出了个宦官,说出去也是十分丢人的。

基于这一点,当时的人们也达成了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做宦官!

还是那句老话,凡事总有例外。

永乐末年,朝廷下达了一道旨意,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员,如果长期工作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到京城当官。

还有这样的好事?地方上都干不出头,竟然还可以调到京城工作当官!

按说这样的好消息应该会吸引无数人报名参加,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去理会这件事。

为什么呢?难道人们都愿意错过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当然不是,无人问津的奥秘就在于,调到京城后干的工作比较特殊——“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

开什么玩笑!老子就是不干学官,也能做个老百姓,干吗要挨一刀进宫当宦官!

是啊,谁会干这种傻事呢?

就在众人对此不以为然,把旨意当笑话看的时候,一个因为犯错而即将受到惩罚的学官正在自己的家中犹豫。

他已经有了老婆孩子,生活虽然并不宽裕,但是也不穷,大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在他的心中,却有着别人无法了解的雄心壮志。

他自幼就渴望出人头地,苦读多年,虽成儒士被选为学官,却一直无法金榜题名。现在已经成家,但立业却迟迟不见踪影。如今学官也干不下去了,难道就此了结一生?

不会的,我总会等到机会的。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可惜虽然是一个机会,却不是一个好机会。

如果迎接这个机会,等待自己的必然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会遇到无数人的白眼和歧视,入宫后要出头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此后自己与妻子儿女也将天人永隔。

不管那么多了,要出人头地就要付出代价!

别人不干,我来干!

这个干出别人不敢干,也不想干的事情的人,就是王振。

正是此人,打破了明宣宗朱瞻基的初衷和他创造的良好氛围,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

王振,出生年月日不详,山西蔚州人(今河北),幼年读书,任当地教官,后自愿净身入宫教育宫内人文化。

怀着敢为人所不为的勇气,王振进入了宫廷。让他十分惊喜的是,在宫中,他这个原本教不好书的学官竟然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这其实也很自然,因为他的这份工作实在无人与他竞争。

参考消息

不能生育的“翁父”

朱祁镇对王振极其恭敬,言听计从,有时候商讨政事时,一旦看见王振走来,他都要起身行礼,再唤上一声“王先生”。上行下效,王公大臣们为了巴结王振,都厚着脸皮称呼他为“翁父”——这位王太监,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儿女满天下的“王爸爸”。既然认了翁父,那见面就得跪。最开始,当街跪拜王振的都是一些逢迎拍马、急欲攀附的朝堂小人。不过一个人也拜,两个人也拜,时间一长,跪拜就变成了一种规矩,而王振也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一项特权。有胆敢不跪的,不是被扔进大牢,就是被贬官发配。

由于在一堆文盲和小学文化者中鹤立鸡群,他被大家称为王先生,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并受到了宣宗的关注,朱瞻基感觉到他是个人才,便派他去侍奉太子读书。

从此,这位叫王振的太监就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该说,王振确实是一个好老师,他教导太子读书,并对其严格管理,以至于朱祁镇对其不敢称呼名字,居然叫他“先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