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大小民两兄弟都是腰上别着一把刀满九镇地溜达,却一直都没有遇到卫立康。
九镇就这么大,三天找不到已经很稀奇了,不代表第四天还是找不到。
所以事情是发生在第四天的下午一点多钟。
那是个非常好的天气,碧空万里,偶有闲云,同时,也是九镇八天一次的集市。
街道上热闹非凡,车来人往,做生意的,买东西的,摆摊卖狗皮膏药骗人的,小涌马,卖艺的,闲逛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依循江湖惯例,杀机四伏的表面也是一派升平景象。
当天恰巧也是一个朋友的生日,我们几兄弟一起应邀去参加了他的聚会。
当我们吃完饭,正在包厢内一起打牌的时候,胡玮从场子里面赶了过来,告诉了我们一个让人听了之后,震惊到目瞪口呆,差不多把牌桌都掀掉的消息。
大小民居然把卫立康给砍了!
其实我可以不去,卫立康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确实很熟,但终归不是自己人。他被砍了,于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我实在是太意外了。
那个瘦瘦傻傻的憨货,他居然就能把连我都有几分忌惮的卫立康给砍了。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人都有好奇心,于是乎,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们兄弟放下牌,就一起赶往了医院。
到医院之后,卫立康和大小民我们都没有见到,当时卫立康等几个重伤者已经被急救车送往市区医院了,而大小民两人则早就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我们见到的只有九镇派出所的八个警察。
九镇派出所,编制内外总共十一个人,来了八个!
然后,无辜的我们也被已经红了眼的警察带到了派出所,通过警察的口中,我知道了整个事件的大概经过,比起片刻前胡玮告诉我们的上半段情节而言,后面的故事,更是残暴凶猛到出乎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料。
结合本人听卫立康、常鹰、大民、派出所警察等各方当事人,事后给我所说的具体细节和多年以来江湖上对于大小民的所有传说,我大概归纳出来了非常接近当时事实真相的所有过程。
我们办完小兵儿的第四天早上,大小民先是在家帮父母把自家橘子园里面的橘子收了一些。收完橘子之后,两兄弟给父母说了一声,说是在九镇找了个歌舞团的生意,然后就一起出了家门。
沿着乡村小道走了不久,他们遇见了隔壁村的一个熟人。那个人正在自己地里面收着种的荸荠,抬头的时候看见了他们兄弟两个,于是很亲热地说了一句:
“是不是大民儿,小民儿啊?哎呀,你们两兄弟都长这么大了啊,我都快要认不出你们了!”
大小民在自家村子附近是出了名的嚣张和混账,尤其是小民平时也不怎么会说话,一张口就是满嘴开浑腔,不知所云。
那天也是一样。
小民看都没有看那位熟人一眼,只是一如既往地随口答了句不知所云的话:
“不认得了吧,等我们下次回来,你还不认得些!”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不知所谓的一句话,在我们事后看来,却堪称是一语中的。
因为,当那个老农民再次见到大小民的时候,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他们两个已经在他乡成为了颇有势力的一方大哥,衣锦还乡之际,那衣着光鲜、意气风发的风姿,再也不是今日猥琐邋遢的乡巴佬大小民所可以比拟。
所以说,有些事,命运真的是早就注定。因为接下来的很多细节都实在是太反常了,除了命运的安排,找不其他可以解释的理由。
上午十点左右,两兄弟进了九镇,他们来到了车站对面的一家粉馆,各自吃了两碗四两的牛肉粉和三笼包子。
要知道,我们这个地方的包子并不是江浙上海一带那种蘸着姜醋吃的小小蟹黄包,而是实实在在拳头大小的大包子。
他们两兄弟却各自吃了两碗粉外加三笼大包子。
光凭这个饭量,我个人觉得,就足以在道上称雄了,至少我们六个加起来也不见得能吃过他们兄弟。
至于我为什么连他们吃的早饭都知道?很简单,因为他们当天的一举一动都在事后被派出所调查得一清二楚了。
那个粉馆的老板对于当天早上来的这两个豪客,同样也是永志不忘的,因为他们不仅本身形象特异,而且太能吃了,连店里免费供应的腌萝卜和咸菜都吃了几大份。
所以,当派出所找上粉馆的时候,才一开口,老板立马知道了是哪位仁兄。
于是,我也就知道了二位的壮举。
非常人必做非常之事,连饭量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