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今日无事你来时冬至 > 南匈奴玉莲公主下篇(第1页)

南匈奴玉莲公主下篇(第1页)

吴军,在水中游了一段距离,登上了周瑜派来皆应的船,逼近曹营,并沿途放火箭。正当他们认为胜券在握时,忽然,一人惨叫一声,落入水中,一支箭插在他的左肩上。接着,如雨般的也箭从江北射来,吴军中,已有数人落水,但这并不能挡住他们前进的战船。吴军越战越勇,已无暇顾及落水的人了。大军登上彼岸,乘胜追击。此时,增援的军队已到达。于是,周瑜挑选精兵快马,追赶曹操。由甘宁统领剩下的人马,留下打扫战场。

江中的尸骨,被一具具打捞上来,堆放在岸边,已有数米高,是一座白骨累成的山。见到如此惨象,久经沙场的甘宁也不禁有些沉重:战争胜利了,但多了许多枉死的冤魂。城池夺取了,却是由累累白骨堆起的。身处乱世,没有成为众白骨中的一具,已是万幸,怎敢奢求其他。唯一能做的,是在成为尸体之前,尽我所能,施展我的才华,实现我的抱负,尽早结束这个乱世,使世上少几个冤魂。

忽然,尸堆中传来一声微弱的呼喊:“……兴……霸……”这声音很熟悉。甘宁循声而去,在尸堆中挖出了一人,使他惊喜万分“公覆!”此时的黄盖,浑身湿透了,又吹了一夜的寒风,如江水一样冰冷的身体上插着一支箭,十分虚弱,现在遇到了甘宁,终于得救了。黄盖做梦也想不到,射中他的这支箭,是由一位女子射出的。

火起时,诸将竭力保护曹操,将他救上一条小船。此时,玉莲也在他身旁。她对这又一次仓皇而逃,气愤不已:为什么每次都这样?怒由心生。正巧,她看到了纵火之人。于是,她弯弓拈箭,将箭头对准了此人的胸膛。但天不绝此人:东风紧,箭离弦。行船颠,神箭偏。这一箭,只射中了此人的左肩,但却使军心大振,诸将纷纷拿起弓箭,射向吴军。她不知道她射中的是谁,也不知中箭之人的生死。她随曹操一起弃船上马,直奔葫芦口。

大火熊熊燃烧,江水滚滚东流。水与火,两件无情之物,此时相会,将百万雄师揽入怀中,刹时间灰飞烟灭。后人每当谈论此事,都嗟嘘不已,且众说纷纭。有人说,这场火,是周瑜的功劳;有人说,这是孙刘联盟的结果;也有人说,是曹操的计谋。

总之,大火烧退了曹军,也烧走了瘟疫,三家得利。

葫芦口,一彪人马埋伏在两侧山上,养精蓄锐。领兵的将军,是刘皇叔的三弟,涿郡涿人,张飞。他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曹军到来,将其逼至华容道。此时,万事俱备,只等曹军到来。

终于,他们来了。

此时的曹军,人困马乏。于是,曹丞相下令全军歇息片刻。谁料,刚想坐下休息,伏兵已从两侧山上冲下来了。

刘营中,诸将同饮庆功酒。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一人的离去。离去之人便是张飞。在葫芦口,他依照军师的将令,将曹操逼至华容道,放走曹操。乱军之中,他抱得美人归:

当他率众伏击曹军时,曹操手下的将士,奋力抵抗。其中,有一员女将。她,身着连环甲,手执格虎槊,凌乱的长发,随风飘动,泛红的脸上,溅上了几滴鲜血。她,似乎有些疲惫,但依然英勇:槊到处,无人可敌,她保护着曹操,为他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矛与槊相互碰撞时,他和她目光相交。他被她的美貌所打动,心中烦起了波澜:娶妻当如此女。她为他的勇武而倾心,心中涌入了暖流:嫁汉当如此将。他和她对视良久,矛与槊相交许久。当两人想起各自的使命,重新投入战斗中时,却发现,矛与槊的红缨,相互缠绕,难解难分。此时,两人同时扔下兵器,欲拔剑再战。

但是,她的剑,未出鞘。他得剑,也未拔。他,伸手一抓,抓住了她的手臂,用力一拉,她离开了马鞍,被他拥入怀中。她惊恐万分,拼命挣扎。他,却将她抱得更紧了,并且给了她深深的一吻。渐渐地,她停止了挣扎,安静下来,将头靠在他的怀里,闭上了她那一夜未合的双眼,沉沉的睡去。他将她向上托了一些,让她躺得更舒服一些,他将她带到河边,用衣袖沾着水,轻轻的擦去她脸上的血迹。她,依然沉睡着。他将她带回大帐,把她放在自己的床上,为她脱下战袍,让她安心的睡一觉。他静静的守着她,决不让任何人打扰她。

次日中午,她醒了,脸上仍有倦容。此时,他仍未离开。见她醒了,她对他说道:“三日后,我娶你。”“娶我!?可是,你还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用知道那么多。我只要知道怎么称呼你,还有你要嫁给我就行了。”“我不能嫁给你!”“为什么?你不会想说你不喜欢我吧。那在葫芦口,你的剑怎么没有拔出来?”“不是啦。丞相和兄长有恩于我,我不能背叛他们。”“你以后不参战,就不算背叛。再者,你在葫芦口为他们杀出了一条血路,也算是报恩了。难道他们比你的幸福还重要么?”她沉思片刻,说:“那我现在总该知道我未来夫君的姓名吧。”她笑了。他也笑了,笑得有些邪恶。“那我们现在先行周公之礼,三日后成亲。”“什么是‘周公之礼’?”她很疑惑。突然,他将她推倒,宽衣解带,翻云覆雨,直到精疲力竭。

江东,孙权和周瑜正筹划这一场婚礼。周瑜认为,荆州地处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得到了,便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但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如将它送给刘备,再将吴侯之妹嫁与刘备。如此,刘备有了安身之所,荆州又在东吴的掌控之下,双方得益。于是,孙刘联姻。

许都曹府,曹操之妻卞氏设家宴,请她所生的儿子和儿媳俱来。席间,卞氏第三子曹植,看到了一位美人,一见倾心,至死不忘。那美人,是他的二嫂,曹丕之妻甄氏。她本是袁绍二子袁熙之妻,后袁绍破,曹丕入府夺之,纳其为妾,后扶为正室。正当曹植想入非非时,美人回首,嫣然一笑。

这一笑,将他的心,彻底搅乱了,非分之想越来越强烈。虽然被强行压下,但眼中依然露出一丝异样。众人并未察觉,除了一人——他的二哥,曹丕。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是,曹植至死也未将她忘记,为她作《洛神赋》。他爱她,却不知她的心。她也爱他,但却永远不知道,他为她所做的一切。因为,当他作《洛神赋》时,她已被曹丕赐死,离开了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音容笑貌,永远在他心里,梦里,文章里,成为永垂不朽的传世佳作。才子佳人,命运多舛,美好纯真的爱情,将是永远的神话。

东吴孙府,一人凭栏远望,望着风卷残云,夕阳余晖,思念涌上心头:慈母已逝,小妹远嫁。庭院中,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少了母亲的叮咛嘱咐,缺了小妹的欢声笑语。

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她为父亲生下了四子一女,为他们操碎了心。现在,局势稳定了,该享福了,她却先去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怎能不悲?

小妹,自幼聪明伶俐,大家都很宠爱她。记得有一次,父亲在庭院里传授武艺小妹在一旁偷看。父亲发觉后,不但没有责怪,还让他一起学。小妹悟性很好,不久便练就一身好武艺,甚至比兄长还略胜一筹。然而,小妹本性善良,不愿杀戮。父亲也不愿她在战场上搏命。否则,早是威加海内的女将军了。

小妹也很懂事。他为了父兄基业,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她,二九年华,却嫁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刘备,只是为了孙刘联盟。从此,兄妹隔江相望。此一别,只怕永无相见之日,怎能不落泪?

他,毕竟是一方霸主。

伤心过后,抹去泪痕,又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中。或许,只有这样,才会忘却一些忧伤,即使只是暂时的。

有了共同的利益才会结盟。时间长了,各怀心事,誓言成了天边的浮云,盟约成了火炉中的灰烬。

荆州刘府。“刘皇叔,我主吴侯欲屯兵夏口。一则,与皇叔共御强敌。二则,增进两家友情。未审尊意允否?”“吾已于夏口屯兵,就不劳吴侯费心了。”“夏口乃要塞,需严防。若曹军来袭,恐皇叔难以抵挡,望请三思。”“吾自有退敌之策,勿需多言!子龙,送客!”言罢,刘备拂袖而去。鲁肃被赵云送出刘府。

三月后,鲁肃又来了。这次,他奉吴侯之命,秘密潜入荆州,将吴侯小妹接回。楼船上,“吴侯小妹”醒了。她望着这陌生的船,陌生的人,疑惑不解:难道在做梦?这是哪里?“郡主,您醒了。”郡主?我是公主!一定是在做梦!

船靠岸了,一队人马在岸上迎接。为首的,身披银凯,头戴儒巾,是江东儒将周瑜。“吴侯小妹”下了船,周瑜请她于军中暂歇。

深夜,周瑜独自在帐中抚琴。仍是《长河吟》。琴声悠扬,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动情之处,周瑜长叹一声,无意间,发现帐外站立一人,似乎在欣赏他的琴声。琴声断了,帐外的人,轻移莲步,走入帐中。周瑜见了那人,急忙施礼。是“吴侯小妹”。“郡主深夜至此,有何指教?”“将军的琴声,好熟悉。不知赤壁火起之前,江南抚琴之人可是将军?”听罢,周瑜暗自思量:赤壁火起前,郡主尚在闺中,怎知吾于江南抚琴?莫非……

琴声再次响起。只是曲变了,抚琴之人也变了。“吴侯小妹”抚了一曲《苍山颂》。“汝便是江北鼓瑟之人!”“我叫玉莲。敢问将军大名?”“周瑜。”“将军就是江东儒将周瑜!久闻大名。”“姑娘过奖。不知姑娘缘何至此?我家郡主又在何处?”玉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情景:

原来,当鲁肃见到孙夫人并说明来意时,她拒绝了。很坚定,很彻底,没有一点儿回旋的余地。于是,他买通了一个侍女,将迷药下在酒里。此时,玉来访。她与孙夫人早已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因为她们年龄相仿,容貌相似,外人几乎无法辨别。孙夫人请玉房中说话,并吩咐下人备酒,姐妹俩人要饮酒谈心。玉提议:既然两人如此相似,不如将衣服调换,看外人是否能辨别(事实证明,不能)。孙夫人觉得有趣,就和与换了衣服。正巧,侍女将下了药的酒送来了。两人喝了酒,都失去了知觉。侍女将穿着孙夫人衣服的玉,当成了孙夫人,交给鲁肃。就这样,玉上了东吴的船。

当然,玉只说了她清醒时的事,其余的部分,是周瑜推理出来的。

这一夜,周瑜帐中,烛光不灭,琴声不断。

江边,一匹快马飞驰。马上,是一位身着红色短装的女子。她,是真正的吴侯小妹。当她醒来后,发现玉不见了,就明白了一切。于是,她飞骑赶来,一定要找到玉。就这样找了多日。江面上,一条小船吸引了她的目光。船上,是一个和她相似的女子。“玉莲!”她激动的叫着。船靠岸了,姐妹相见,激动不已。她问玉是如何逃脱的。玉说,是周瑜放了她。

东吴,众人都为郡主投江自尽悲伤不已。唯有周瑜心中暗喜:如果一切顺利,她应该上了接应的船,回到了荆州。希望她能平安。但愿还能相见,还能琴瑟和谐。

姐妹相见后,玉问是否同回?孙夫人说:“既已离开了荆州,离开了刘备,就不会再回去了。至于兄长,虽然很想念,但已没脸再见了。所以,今后独自闯荡江湖,或许还能成为女侠呢。”“那静姐姐保重,小妹先回去了。”“妹妹,你也要保重啊!”言罢,两人分别。

建安十五年,冬,十二月初二,夜。一道流星划过天际,在东南方陨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