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你且看,咱们的路,没有走错啊!”
但诸葛亮此时,眉头紧皱。
刘备忍不住问道:“孔明,是有何事,如此忧愁?”
诸葛亮思索片刻后,摇头道:“主公,我们如今所走之路,定然是正确的!”
“就算与后世的制度不同,最起码,也要比皇朝制度健全!”
“但是。。。。。。”
“但是主公,咱们已经攻城略地众多,有了大片领土,连阿三那边,都被我们征讨下来许多。”
“江东鼠辈,更是连夜西窜。”
(没走!)
(孙杰瑞没走!)
(孙杰瑞还没上场呢,怎么会下场!)
“可是主公,如今,却有些弊端。。。。。。”
“不得不引起重视啊!”
刘备眉头皱了起来,面色不由得露出一分凝重:“弊端?”
“是何弊端?”
诸葛亮继续道:“主公,当初为了参考后世。”
“我们将民意定为最高。”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项行动,最好都要有大部分的民意支持,如此,新的政权才能稳固。”
“但是。。。。。。”
“曾经一城之地、一州之地,尚且方便统计民意。”
“如今,却是十州之地,数十州之地。。。。。。”
“民意,难以统计啊!”
“若是像从前那般,各地交由什么州牧管理,那咱们新的时代,可曾来了?”
“又有何变化?”
“若是不如此的话,又交由谁来治理?”
“此人,如何产生?”
“举孝廉?”
“但主公,举孝廉,多半是因为此人有着名的孝廉之事。”
“可若是。。。。。。”
“主公,您是知道的,一个人若真的孝廉,他的所作所为,岂会大肆传播?只有那些蝇营狗苟、派人散发传播之人,才会得益啊。。。。。。”
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刘备,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如今的刘备,已经初步遇到了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