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上皇帝后选择一件事最为最开心的事,对于赵光义来说,无疑便是灭北汉了。
登基后的两次对外战争失败,让他对军事产生了很大的迷茫,直到大宋的军队拿下了北汉,才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并不是大宋的军队不行,而是军官队伍中有叛徒,这才使得军队不战便降。
赵光义觉得,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会第一时间就把杨久书和潘美给抓起来给五马分尸了,就是这两个人,导致了现如今大宋的劣势。
但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既然大宋已经在劣势一方,赵光义便决定用拳头重新站在优势的那一端。
从新宋国不断传来好消息。
新宋的国主姜一念似乎是个疯子,他不顾百姓反对,强行推广他所制定的《新宋律》,赵光义从沧州回来的探子口中得知,这种法律似乎极为严苛,对百姓的一言一行都做了规范,新宋国治下的百姓全都敢怒不敢言,只得默默忍受这种新法。
而且这个新宋国主似乎从海外弄到了一些新品种的农作物,并下令在百姓间大肆种植,种植完之后,还在天下召榜宣告,新宋国的粮食亩产量已经达到千斤。
对于这种宣传手段,赵光义也是心中暗笑,就算是个三岁小儿,也知道这天下不可能有东西一亩地产出一千斤的粮食,而这个新宋国主,似乎像是在糊弄孩子一般糊弄天下人。
新宋国主在把天下人都当做傻子,而赵光义没想到自己手下的探子还真有这样的傻子,上一任探密使就是因为在朝堂上谈论新宋国亩产千斤良种被赵光义轰了出去,最后被免职回家。
总之,新宋国绝对不像是他们宣传的那样顺利,从探子传来的消息,这个国家现在就是一个表面上非常繁华的纸老虎,只需要轻轻一捅,这个没有丝毫根基的纸老虎便会被桶出一个大窟窿。
而刚刚征完北汉的赵光义对于攻打新宋也是自信满满。
己强敌弱,这种战争绝无失败的道理,于是赵光义也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决定御驾亲征,亲自统帅着大军与新宋决战。
这个建议刚开始提出来的时候,竟然遭到了朝中的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对。
别人不知道,但是这些官员们可都是知道新宋国真正有几斤几两的。
赵光义不明白,他所听到的那些新宋国的负面新闻,其实都只不过是朝中官员们为了迎合他的喜好而编出来的故事,其实正真的事实,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心里跟明镜似的。
占据了四个州郡的新宋国现在已经具有了一个国家该具有的一切行政能力,国家体制的完善,整体科技水平的碾压,以及物资商品的丰富,使得新宋国在中原之地就像是一颗明珠一般璀璨。
各国来往的商队,运输粮食的粮队,还有足以震慑住辽国的坦克大军。
这些全都能展现出新宋国现如今正是国力鼎盛的时候。
但是没人敢把这个消息告诉赵光义,因为在不知不觉间,现如今的赵光义已经变得越来越来暴力和血腥,他虽然表面上不会展现出残忍的一面,可是一旦有人表露丝毫新宋国强大的意思,这个人一般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但是现在他老人家要御驾亲征,这就有些难办了,毕竟新宋国挑衅辽国多次,辽主也不敢有丝毫表态,足可见对其的忌惮。
但是这新宋国不打又不行,德州,棣州等地的高速发展令其周边地区的百姓也是羡慕不已,奈何他们没有新宋国的户口身份,所以他们享受不了新宋国的高等待遇,他们的小孩进不了公共小学学习,他们买不了新宋便宜的大米,他们甚至在过新宋城门的时候,没有身份证都会被拦在城外。
这样的歧视性待遇会让新宋国周边的百姓对新宋愈发的渴望,不出三年,新宋国的领土定能再扩大一圈,那个时候,估计就连汴京城都会受到威胁。
因此,在新宋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之前,必须将它除掉。
朝堂上的主要大臣们共同探讨了一番后,最终得出结论,既然陛下要御驾亲征,那么也趁此机会彻底将这个毒瘤消灭掉,以免养虎为患,日后夜长梦多。
既然决定了,那么也不拖泥带水,在大宋第二日的早朝上,大宋的宰相赵普,左丞陈思府,右丞薛玉连同大宋朝堂上的十几位高官,一同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出征,并且着手安排亲征事宜。
原本大臣们一直的反对也令赵光义有些纠结,他一方面想要御驾亲征,但另一方面又怕发生危险,再加之臣子的反对,所以赵光义一直也摇摆不定。
但是现在,朝中大臣居然出奇的统一同意让自己御驾亲征,兴奋的同时,赵光义还有一丝好奇。
“朕前几日言要御驾亲征,群臣反对,今日诸位爱卿为何突然转了性子,又同意寡人亲征?”赵光义在朝堂上询问着百官。
“陛下,臣等之前是为陛下安危担忧,您稍有闪失,对我大宋来说,都是无可挽回的灾难,因此吾等一致反对您御驾亲征。”大宰相赵普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
“哦?那为何现在又同意寡人亲征了?”赵光义好奇的问道。
“根据探子来报,新宋的军备确实不弱,如若不然,辽国也不会让他占据沧州若乱幽州已久也不见动作,因此我大宋军士攻城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能轻易占到便宜。”赵普的话音一转,突然慷慨激昂道,“但如果陛下御驾亲征的话,我军定会大受鼓舞,攻城者,讲求的是气势,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有陛下亲征,想必我大宋军士定能一鼓作气的攻下新宋国。”
赵普这番话让赵光义很是受用,陛下亲征,这事实上并不能对军队有任何战斗力的提高,但是皇帝亲征确实能够鼓舞三军将士,一想到皇帝就在自己的身后看着自己的表现,那对军中的气势提升是非常大的,因此赵光义也认同赵普的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