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慧甜美又深情的歌声,唱的不仅仅是一道古代的防御工事,也是华夏儿女的脊梁。
贯穿两千多年的岁月,联通世代华夏人民保家卫国的信念。赞叹了古人的智慧,讴歌了现代军人的军魂。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冷兵器时代,长城给华夏民族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到了现代,热武器的出现,长城仿佛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不过没有关系,曾经的辉煌不会被淹没,劳累多年的长城可以歇歇了,由那一身身绿军装来接替你,继续为华夏儿女遮挡风雨。
镜头逐渐拉远,画面快速东移,来到了长城的一端—山海关。
旁白继续介绍着山海关在古时候起到了各种作用,以及清兵入关时为清兵带来多大的障碍。如果没有吴三桂的冲冠一怒,华夏的历史在三百多年前就要改写了。
适当地插入了几段影视剧中的战争画面,不仅体现了长城在古时候的重要性,也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古代英雄的传奇故事。
背景音乐响起,开篇就以气壮山河的气势来袭。圆号和男声吟唱,更是对恢弘历史的再现,不仅有气壮山河的气势,也有不能言喻的英雄男儿的柔情。大提琴的加入,似乎还有一种悲壮的感情在其中。
而主旋律的演奏选择的是二胡这种华夏古老的民族乐器,琵琶与古筝的演奏更是让这首乐曲充满了华夏的风格。
网友们的耳朵哪怕这几年被养刁了,也瞬间被这首《英雄的黎明》所征服,听得心绪万千的同时还热血沸腾的。
这种情绪一直藏在胸口无法舒缓,只好跑到网上找人聊天。
“亲人们,谁能懂啊,纪录片中出现史诗级纯音乐,这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啊。”
“哇哈哈,我看到介绍了,难怪如此震撼。这首乐曲叫《英雄的黎明》,是华夏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其中的民族乐器则是央音的教授演奏。这就是强强联合的效果吗?”
“事实证明,1+1+1>3啊。”
“这是纪录片?怎么感觉像是MV啊。”
“哈哈,看来这个导演要自闭了。”
“太重量级了吧?华音这是终将一统音乐界的节奏么?主旋律歌曲两首,史诗级纯音乐一首,才华泛滥得无处安放了吗?”
“还别说,看着航拍的长城,再听着胡佳慧的歌曲,确实很有感觉啊。”
“完了,我有点纠结了,晚上是既想看《亮剑》,又想看《大美华夏》,选择困难症了啊。”
“别担心,我才看到,纪录频道已经发布公告了,《大美华夏》改为晚上十点播出,不耽误追剧。”
“那太好了,也不知道今天晚上的纪录片里还有没有新的歌曲与纯音乐。”
到了晚上,震撼了大半天的网友们,在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之后,又被平安给惊吓到了。
原因是纪录片《大美华夏》的第二期,母亲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