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到说时方恨少,两夫妻这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大女儿并未尽太多的心力。有钱人家保姆众多,赵惜月从小都是阿姨照顾大的。
于是她又去找赵伯康夫妇。
“你们怎么收养得我,总不会是大街上捡的吧?”
赵母一脸为难,因为这孩子真是捡回来的。
赵惜月从人贩子手里跑出来后就在街头流浪。有一回不知怎么的跑到了赵母任教的学校。
大约是校园里年龄相差不多的孩子们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衣衫褴褛浑身污糟的赵惜月,一下子扎进了赵母的眼睛里。
她和丈夫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赵惜月在她心里,简直成了天使一般的存在。
起先她以为她是哪家走失的小孩儿,带她去洗漱干净后问了一些问题。结果发现这孩子前言不搭后语,似乎有点问题。
按理说她该把孩子送派出所的,可她实在太喜欢这个孩子,便悄悄把她带回了家。
“我跟自己说,我就留你住一晚。好好问问你的情况,问清楚的就给你父母送回去。可是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问你,你却说你无父无母,说照顾你的那个人对你不好,又打又骂还逼你吃药。我一听就急了。”
赵母生怕孩子送回去会吃苦。更何况赵惜月说了,那个人根本不是她的父母。
晚上丈夫回来后两人一合计,决定再多留孩子住几天。
一天、两天这么住下去,很快就住了一个星期。
相处越久感情越深,再要送走可就难了。
赵惜月就这么稀哩糊涂地在赵家住了下来。
再后来就是托关系找人帮忙办收养手续。等到手续一办,赵惜月就正式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许哲有点疑惑:“你就一点不觉得奇怪,那都不是你爸妈?”
赵惜月无奈耸肩:“我心宽啊,谁待我好我就跟谁呗。他们好吃好喝供养我,还给我上学,我当然爱他们了。”
许哲就想前半句是真,至于上学什么的,她应该从来没有享受过。
除了两家父母的回忆,剩下的还有照片。
无论是孙家还是赵家,都保留了不少赵惜月儿时的照片。她把相册统统抱回许哲家,和对方一起研究。
两家的风格相差真大啊。
“从前我是公主,后来成了文艺女青年啊。”
赵惜月托着腮帮子一张张翻看照片,看得多了,似乎真能想起点从前的零星片段。
在孙家的时候,她时常穿公主裙,戴漂亮的小首饰,头发扎得也花样百出。
到了赵家就朴素很多。但赵母是老师,就喜欢将她朝文艺范儿打扮,家境不够富裕的情况下,给她买的衣服却都是当时最流行的。
那是一个琼瑶剧流行无比的年代,照片里的小赵惜月大眼睛白皮肤,梳着两条辫子,很有一股电视剧女主角的味道。
只是太小,没长开。
赵惜月把这些照片看成宝贝,一张张反复拿来细看。
一开始记不起上面的内容,就自己瞎编故事。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人物地点时间无一不精,说起来娓娓动听,仿佛她真的亲身经历过一番。
有时候许哲在旁边听着听着也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赵惜月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就这么唧唧喳喳在他耳边生活了二十几年。
少时玩伴长成之后做了夫妻,细水长流的感情很符合许哲的性格。
像他这么温吞水的人,一见钟情山崩地裂的感情并不适合。赵惜月这样的才是他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