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黄帝内经的智慧第1集 > 第25章 5全面解析厥逆病 典型症状与精准诊察方法(第1页)

第25章 5全面解析厥逆病 典型症状与精准诊察方法(第1页)

在探讨岐伯所言的“厥逆”之症时,我们首先要穿越回古代中医的浩瀚典籍之中,因为岐伯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言论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医学智慧与哲学思想。

黄帝说有人出现膺肿、颈痛,胸闷,腹胀,这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岐伯说:“厥逆”,在中医古籍中频繁出现,它并非单指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描述,涉及到了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的复杂病理机制。简单来说,“厥”有逆乱、晕厥之意,“逆”则指方向相反,气血运行不循常道。因此,“厥逆”大致可以理解为由于体内气血逆乱、运行受阻,导致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手足厥冷、神志不清、呼吸困难乃至晕厥等。

即当人体正气不足,邪气趁机入侵,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时,便可能引发厥逆。这种病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及病因病机,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调和阴阳,疏通气血,以达到扶正祛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在现代医学视角下,虽然“厥逆”并非一个直接对应的疾病名称,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包括休克、晕厥、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等多种可能伴有气血逆乱症状的疾病的总称。

黄帝问: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厥逆”若以灸法治之则失音,以针法治之则发狂。

这其实是岐伯在强调治疗时机的重要性以及治疗方法需与病症本质相契合的原则。在中医理论中,灸法通常用于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而针法则侧重于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然而,对于“厥逆”这种涉及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的复杂病症,若治疗时机不当或方法选择不当,确实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他进一步指出,必须等到“阴阳之气上下交合”,即体内气血、阴阳恢复平衡状态时,方可进行治疗。

接下来,岐伯提到了两种可能的治疗误区及其后果。一是“如果医生用灸法就是以火补火,阳极成阴,阴不能上承,所以会发生失音。”灸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主要通过温热刺激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然而,在阳气已经逆于上的情况下,再使用灸法无疑是“火上浇油”,加剧了阳气的亢盛,导致“阳极成阴”,即阳气过盛反而转化为阴邪,阻碍了阴液的正常上承,从而可能出现失音的症状。

另一种是“如果用砭石针刺,阳气随针外泄。阳气虚,精神就会失其所首,所以会发生神志失常的狂症。”针刺疗法,旨在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但在阳气逆上的情况下,针刺不当可能导致阳气过度外泄,造成阳气虚损。中医认为,阳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一旦阳气不足,就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神志失常等症状,甚至表现为狂症。

岐伯最后强调,“必须在阳气从上下降,阴气从下上升,阴阳二气交,并以后进行治疗,才可以使疾病痊愈。”这指出了治疗“厥逆”病症的关键所在,即恢复体内阴阳的平衡状态。只有当阳气得以顺利下降,阴气得以正常上升,阴阳二气在体内实现和谐交融,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症,使机体恢复健康。

黄帝说:讲的好,有发病发热,而且疼痛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我们明确一点,中医所说的“阳脉”并非特指某一具体脉象,而是相对于“阴脉”而言,具有温热、亢进特性的脉象类别,通常与热症、表症相关联。

外感发热,表明是三阳受寒”,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表述上的微妙之处。在中医理论中,外感发热多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人体所致,而“三阳受寒”可能指的是邪气侵袭人体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所引起的发热症状。这里的“受寒”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寒冷侵袭,而是泛指外邪的入侵。

接下来,比较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病邪所在的层次。人迎脉位于颈部,是反映人体表部气血状况的重要脉象;寸口脉则位于手腕部,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脉象之一,能够反映人体内脏腑的气血状况。当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时,认为病在少阳,这是因为少阳经位于三阳经之中,是邪气由表入里的过渡阶段;大二倍时,病在太阳,太阳经为三阳经之首,主一身之表,邪气多从此入侵;大三倍时,则表明病邪已深入阳明,并有可能进一步传入三阴经,病情趋于严重。

然而,当疾病未能及时得到控制,邪气就会进一步深入,传入三阴经。三阴经包括太阴、少阴、厥阴,它们主要联系着人体的内脏器官,是气血生化、脏腑功能调节的重要枢纽。当三阴经受累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与内脏功能失调相关的症状。其中,“腹胀”是太阴经(主要与脾胃相关)受邪时常见的症状之一,因为脾胃是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脏腑,其功能失调自然会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腹胀不适。

病在三阳时可能出现头痛,但传入三阴后,头痛并非其主要或必然症状。三阴病的症状更多地体现在内脏功能的异常上,如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畏寒肢冷等。

这种通过脉象变化来判断病邪所在层次的方法,是中医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医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捕捉脉象的细微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不能仅凭脉象就做出最终的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医者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喜欢黄帝内经智慧解读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