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国,这一个神奇的国度,短短半年的时间,它便从一个小城成长为一个占据四州的郡国,而且通商之繁荣,不论是路路还是水路,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进出做生意。
幽州的辽国驻兵是一点一点看着这个原本的小国成长到现在这个样子,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辽人生性彪悍,如果之前没有听说过新宋国曾经那些威名的话,幽州的辽国驻兵早就大军出城到沧州洗劫了,那里的物产之丰饶,财富之丰厚,让很多的辽人对那里心痒难耐,心驰神往。
但是他们不敢去抢。
让辽人畏惧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次交锋辽军大败事件,在这三次之后,辽国便对新宋国采取绥靖政策,对攻击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边境为代价,同新宋勾结和妥协。
第一次交锋在去年的年末,辽国的主将耶律休哥带着三万大军向中原打草掳掠,如果没什么变故的话,他们会像往常一样,从中原人的手中抢回许多物资粮食,那些食物够他们糊弄过去严寒的冬天。
但是刚刚从幽州城出去,三万骑兵大军就遭遇了辽军永恒的梦魇,三十个喷吐着魔鬼火焰的墨绿色铁怪物包围了他们,他们不论是用刀砍,还是用箭射,那些墨绿色的铁怪物都纹丝不动,反倒是从它口中每一次喷出火光,就会有大批的辽人吐血而死。
就如同修罗地狱一般,最终逃走的两万多人,在回到幽州后,只要是受了伤的,几乎就很难活下来。
一万辽军的折损,这种大败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辽国出现了,更别说是在打草的路上,这也让辽国冷静下来,默默的缩起尾巴舔舐伤口。
但大多是辽人仍是咽不下去这口气,他们开始派人前去调查,之后,他们发现,原来在沧州城有一个新政权建立了,这个政权名曰新宋。
一开始有幽州的辽国将领大感愤慨,认为区区一个小政权,居然就能让大辽国的勇士畏首畏尾,他亲自率领三千名幽州骁勇热血兵马前往沧州边界,向沧州的新宋国发起战书,要求对之前死去的一万多辽人兄弟进行赔偿。
回应他的,是三十辆坦克的炮火。
据说那天三轮炮火之后,逃走的不到五百人,密密麻麻站成方阵的来辽人军队成了坦克最好的射击目标,轰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甚至把上百号人轰上天然后震成了一块块碎肉。
打扫战场的时候,新宋国的大将军林越命人把那些死掉的辽人头颅割下来,就在沧州旧城三十里外摆了一个京观。
两千颗辽人的头颅,再加上一面大旗,‘新宋第一大将林越所立。’
在这第二次交锋大败事件之后,幽州城的辽军中再也没有人敢说去沧州讨伐新宋的事了,看着那些残肢断腿逃回来的五百多个兄弟,人人都对这个怪异如妖的城市非常惶恐。
自打这次事件,原本幽州的筑城守军都以为不会再发生什么事了,可是这个新宋国偏偏又跑出来搞事情。
从沧州城到幽州城的距离不是很远,走路的话半天的时间就能抵达,就在挑衅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沧州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幽州城下。
那也是许多幽州守军第一次看到沧州军队的样子,那种巨大的墨绿色怪物在阳光下都显得十分阴森可怕。
林越很享受这种碾压外族人的感觉,因此上次灭了前来挑衅的辽国人后,他也想继续给辽人们一些教训,让他们清楚一下谁才是中原这片土地上有资格说话的人。
对于林越出兵幽州的行为,姜胤没有任何意见,反正在他看来,辽国和北宋,在现代化武器面前,都是一些战五的渣渣,如果不是他现在还管理不过来更大的领土,他早就把这些个国家挨个灭了。
至于建交,那就更可笑了,当武力足够强大,治理时间足够的时候,中原地区周围所有土地都归新宋所有,这一条,已经是姜胤心里板上钉钉的事。
所以姜胤现在对于辽国抛出的橄榄枝很是不以为意,林越如果喜欢打他们,他自然也不会去反对。
然后这就开始了幽州城守军悲惨境遇的开始。
一开始,林越只想着开着坦克大军在幽州城转转,显示一下新宋国的武备强大,但是想了想,这样可能还不能让人看出坦克战车的实力。
于是他下令坦克车朝幽州城城墙开炮,如果一炮哄碎一面城墙的,还有奖品可以拿。
这一下,幽州城瞬间变成了地动山摇的海洋,那些在城楼上守城可怜守军,大多数都被炮弹活活震死在城墙上,还有不少来不及逃走被砖石掩埋的。
总之,三十发一轮的火炮轰炸把幽州城的城墙炸的是千疮百孔,守城的辽国士兵死伤也超过了千余人,但是他们却无论如何都不敢再起丝毫反抗的心思,只能向朝廷方面求援,请求辽皇派兵前来支援。
当幽州遭受攻击的战报传到辽国皇宫中的时候,辽皇也是大怒,虽然他也察觉到这个新宋国很是蹊跷,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进攻辽国的城市,怎么来说都算极为过分了。
两万名辽国骁勇骑兵迅速在沧州集结,然后就在上个月的月末,向沧州发动了一次突袭,事实上,这最后一次交锋十分悲壮,新宋国这一次不但在陆地上增加了六十辆巨大的钢铁怪物,在空中还有发出巨大声响的两个黑色怪物喷吐着火光。
战事几乎是一触即溃,辽国军队丢下了大约七千多人的尸首后逃走了,在那种屠杀面前,每一个辽人都感到了从内心发出的恐惧,那是一种毫无反抗之力的屠杀。
在空中的那两个黑色的东西一旦开始喷吐火光,下方的人,无论是射箭还是用弓弩,都无法对其造成伤害,而那些东西只需要轻轻一碰,便有大批的辽国战士战死。
在这第三次交锋后,吃下第三次败仗,辽国举国上下迅速的重新审视了一下双方的实力差距,然后做出了妥协
<!--gen1-1-2-110-21277-256472847-148587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