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非洲帝国大全 > 第三百二十八章 明皇朱洪(第1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明皇朱洪(第1页)

广州城作为南明的都城,此时的面积要比后世同一时期大上很多,广州人口已达两百万之多,造就了广州的繁荣,虽然此时南明已经被战火波及,但是依然掩盖不住广州的繁华。来到了广州的于阳以是傍晚时分,在于阳和华州驻广州办事处的官员联络下,现任明皇朱洪顶在了第二天接见于阳,顺便设宴为于阳接风洗尘。朱元璋当皇帝之后,朱家人丁稀少,明太祖一口气剩下了二十多个儿子,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于是采用了金木水火土来排辈,其子朱棣、朱权一直到期孙子朱高炽,再到南迁后的第一人皇帝朱由检,五代一轮回,而排到这一代的明皇取名朱洪作为明朝的第二十八代皇帝。一早,于阳在经过了层层安检之后,在禁卫军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明皇宫,此时的明朝皇宫虽然比不上北京的紫禁城,但是也是大气磅礴,里面除了朱洪的家眷外,仍然还有着近千名宫女太监生活在其中,服侍着这些天子骄子。于阳来到皇宫的时候已是十点多钟,和大臣们商量完国事之后,朱洪已经在书房中等着于阳,说起来朱洪对于阳也算十分重视了,毕竟在书房中接待客人,按照华夏的习俗,这已经表明对方和你非常熟络了。经过这么年的发展,明朝的很多规矩也在变革,现在除了太监和宫女外,朝中大臣很少在向皇帝行大礼了,而军人更多时候见到皇帝也是行着军礼。“外臣,华州北方战区司令于阳,拜见皇帝陛下”华州在名义上还是明朝的一个最大的州,于阳在见到朱洪之后,还是表现着表面上的尊重,对着朱洪行了一个华州军礼。如果换到平时,朱洪身边的太监恐怕早都发作了,但是想到现在华州事实上已经算的上是一国,加上这次又是过来帮助明朝打仗,在看到朱洪没有说什么后,这些太监也只好将肚子里面的话给咽了下去。“你就是在十几年前就名震华州卫的于阳吧?那个时候朕刚才登基,本想派兵支援华州卫的,没想部队才集结,就听到你们华州卫已经打败了欧洲联军,而于将军在那场战争中的起的作用可不小啊”很显然在接见于阳之前,朱洪就已经将于阳的身份给查了个顶朝天,而在言语中也尽显赞美之意。对于朱洪口中,将华州叫做华州卫,于阳仿佛并没有听到一般,在于阳看来,叫什么都无所谓,反正现在华州和大明的关系是依靠着血脉联系着。“陛下过奖了,外臣也是运气罢了”仿佛朱洪并没有就此放过于阳的意思,随即说道:“运气?于将军太谦虚了,那场仗在我们也是研究过的,如果不是于将军在北线硬生生的拖住了敌人一半的兵力,恐怕华州卫就算不改姓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陛下,杨尚书过来了”听了太监的话后,朱洪挥了挥手,很快一个年约五十的男子走进了御书房,于阳打量着眼前这个透露出威严正气的大叔,身上一股子军人的气息让于阳断定,这个急亅明朝的兵部尚书杨世英了。“杨尚书好”在杨世英向朱洪行完礼后,于阳礼貌的对着杨世英问候了下。“想必这位就是于将军了,感谢你们在这个时候能来”南明近些年来同样在进行着改革,只是奈何南明境内的功勋阶层实力强大,改革的步伐十分艰难,不过在政府的运作上,南明和华州相差不远,杨世英作为兵部尚书相当于华州的国防部长,而专门作战的却由只属于皇帝的枢密院扶着,枢密院这个在宋朝出现的官职,起到了相当于华州总参的作用。而杨世英的这句感谢到也不是客套,毕竟在南明为难之际,华州都向本土伸出了援手,在军备上华州更是向大明出口了大批武器,现在明军使用的步枪同样是引进的华州80式图纸进行生产的。“我们同属一族,虽然华州在万里之外,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同属炎黄子孙这一事实”听了于阳的话后,朱洪适时的插话说道:“好,华州卫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何愁大敌不灭,国土不复?”“听说于将军这次带来了几千精锐,不知道后续的部队何事抵达?”经过前面的铺垫,书房的气氛已经十分融侨,至少在表面上已经看不到隔阂,杨世英见状将话题引了出来。“杨尚书,我这次带来的四千多人全是华州各个战区抽调的精英,我准备想让他们在这里充当骨干,组建新军,您也知道,我们华州人口太少了,而这边开战后,我们还要防备着西方国家趁机作乱,所以来参战的陆军,也就只有晚辈带来的这些人了”南明在攻下南洋之后,人口以及接近三亿,组建新军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奈何华州和本土的关系实际上已形同两国,朱洪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按照于阳这样说,这支部队可是掌握在他带来的那几千军官手中。看着朱洪和杨世英此时没有说话,而杨世英更是一副为难的样子,于阳接着说道:“我带来的人也就是起到一个教官的作用,可以安排在新部队中担任副职,战争结束之后我们会返回华州的”听了于阳的话后,朱洪才缓缓的点了下头,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随后对着杨世英说道:“那这件事就让杨尚书去办吧!今天我们主要是为于将军接风洗尘,其他的事情兵部去协商”听到朱洪这样说后,杨世英知道朱洪并没有下定决心同意于阳的方案,不过做戏就要做到底,杨世英接受了朱洪的命令后,双方才结束了这个话题。接下来杨世英代表朱洪向于阳提出了华州输送军火的要求,在来之前早都预料到的于阳很快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最后华州同意了杨世英,大明可以通过矿产以及橡胶等华州缺少的物资作用军购的款项支付。看着华州并没有纠缠军火款项的问题,朱洪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好了,杨尚书就不走了,陪朕一起给于将军接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