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泣血椎心。
举子中不乏普通家境者,或如乔时为一般小官人家者,无不动容。
黄御史语气温和了些,问道:“高维桢,此名是何人为你起的?”
桢,筑墙所立木柱也。
因《大雅·文王》有言“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故“维桢”有国之栋梁的意思。
高维桢猛一抬首,眼中多了些光彩。若主考官无意处置此事,岂有心思问他名字来源?
他应道:“学生原名高壮,八岁那年误闯入乡学,因有几分记性而被夫子接纳。夫子言,赤贫之家想要翻身,犹如烂泥垒墙,若无木柱支撑,再如何奋力堆砌,终会坍塌倒下,故为学生改名‘维桢’。”
“善。”黄御史点点头,他晃了晃手中的几页纸,沉吟道,“这几页纸很薄……”
只见几张稿纸薄似纱巾,当中许多笔画都晕开了,仿佛只要一松手,便会随秋风飘走。
高维桢垂头:“学生财匮力绌,身无长物,实在无力采买状纸。”
黄御史道:“本官的意思是,几页纸写尽经年苦读,令人动容,本官深感千钧重负。”
顿了顿,黄御史又言:“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纸状告还需有理举证,而不能单凭空口白牙讲故事……你要举证,本官才能立案上报朝廷。”
“文章乃学生所作,字字句句,行文思路、用了什么典故,学生皆能背得出来、说得清楚。”
黄御史摇摇头:“高维桢,文章已贴出一日,这些不能作数……你且再耐心想想,可有别的证据。”
“卷中有几句诗,化用了旧作,学生家中留有旧稿。”
“谁能证明那是旧稿呢?”
“大人,那字迹呢?”
黄御史还是摇摇头:“科场上多以小楷作答,如何能以笔划等细枝末节来判是非黑白?”
晨霜未尽,秋风萧瑟。
高维桢怔住了,许久无言,他明白主考官并非故意刁难,卷子一旦离了手,卷首页便是唯一的识别。
他既着急,又束手无策,最后只得红着眼发誓道:“大人,学生愿以性命向圣人发誓,文章是我一字一字写出来的,若有半句诬陷,以死谢罪。”
“高维桢,你若是无凭无据,本官纵是愿意为你盘查,也难改结果。”黄御史无奈道。
……
三指指天,不惜性命,不惧生死,把文章看得比性命还大。
高维桢的身影烙进了乔时为的心里。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师者告诉他,落笔慎重是因为“敬惜字纸”,文人儒士对学问要常怀敬重。今日从高维桢身上,乔时为看到了另一种解释。
有的人说“洛阳纸贵”,是想说文章绝佳,有的人说“纸贵”,是因为买不起。
如果没有遇见高维桢,可能囊萤照读、燃糠自照对乔时为而言,依旧只是一个典故。
而今,乔时为恍然明白,自隋唐创立科举,到明朝大成,历史长河原来淹没了那么多寒门学子的苦楚,才成就了“寒门出贵子”之高光。
总有学子不停站出来,才有了科举的完善。
史书里,那些在如此处境下,还能冒出头来,在青史黄卷上留下一笔的寒门子,必是个个历尽千辛万苦。
……
眼看陷入僵局,乔时为心里飞速盘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