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着跟你说吧,你所说的天下人,你自己好好想想,到底是天下的哪些人。”
宋桃决定好好用实用主义拯救一下自己第一个学生的三观。
曹小少爷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天下人,自然是所有人。”
宋桃斜眼瞥了曹小少爷一眼。
“贩夫走卒,朝廷大员,龙椅天子,深宫娘娘,富商大贾,高门大户,天下芸芸多少人,是所有人都这么说?”
曹小少爷被噎了一下。
贩夫走卒明显不识字,一方富商倒是识字,不过商人逐利,社会地位也不高,这两拨人能说这样话的可能性不大。
若是说了,也不过是人云亦云,不足为信。
宋桃接着洗脑。
“我们再缩小一些范围,你觉得,这世间上,谁最重名声?”
这个问题比上一个好答得多,曹小少爷略一思索,很快给出正确答案。
“清流一党,最重名声。”
宋桃对曹小少爷的上道表示十分满意。
“按说读书人,最是清高,名流多为隐士,隐士必定隐居,那为何隐居还有声名在外,隐士终要出仕?”
隐居山林还是高居庙堂,这是自古以来读书人最困扰的一道选择题。
而对于宋桃来说,这都是当了那啥还要立牌坊。
想做官就大大方方做啊,想归隐你就躲到人看不到的地方去啊,读了书想炫出来就和人说嘛,又没有人拦着你,自己非要矫情个什么劲儿。
曹小少爷张了张嘴,发现报效国家这个答案实在是说不出口。
“再一个问题,进士科考的是什么?”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有确定答案的问题,曹小少爷松了口气,答得蹦儿脆。
“诗三篇,赋一篇,策一篇。”
宋桃眯起眼睛。
“哪一类人写诗作赋打嘴炮最厉害?”
对于打嘴炮这个自己闻所未闻的名次,曹小少爷压根不懂是什么意思,自动略过,但写诗作赋还是清楚的。
“大概。。。。。。是读书人?”
宋桃接着问。
“哪一类读书人?”
曹小少爷终于缴械投降。
“清流一派。”
宋桃一拍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