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写着:我是左侧的指示牌,旁边的那条路有鬼。
每个指示牌上的前半句都是白字,后半句是红字。
看见指示牌上的内容,陆柏不由得想到一个很出名的案例。
是关于两位守卫和两扇门的问题,不过那个案例中,提前说明有一人会说真话,一人会说假话,然后参与者询问守卫一人一个问题,以此来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这里的情况与那则案例有些类似,但是却不尽相同。
第一,并没有提示这两块指示牌上的内容真假性。
第二,他也没办法依靠询问得到答案。
不过,只是稍稍思索后,他就做出决定。
身形一动,向着右边的通道走去。
之所以如此快做出选择,并不是陆柏破罐子破摔,随便选的。
指示牌上的字体颜色,有着一定的讲究。
要么是白字是定死的,要么是红字是定死的。
这里如此安排必然有其深意,他想起之前的几次任务,得到这样的结论。
前半句是定死的情况下:
假设左边指示牌提示的内容为真,那么由此就可以推断出,真实的右边提示应该是:我是左侧的指示牌,旁边的那条路无鬼。
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内容,左边通道有鬼,那么就只能选择右边的。
如果左边为假,右边为真,则相反,选择左边的通道。
如果都为真,就会产生悖论,不会出现都为真的情况。
如果都为假,那么两条路都没有鬼。
这样无论怎么选择都是二分之一的概率。。。。。。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后半句是定死的情况下:
假设左边为真,右边指示牌提示真实情况应该是:我是右侧的指示牌,旁边的那条路有鬼。
左边为假,右边为真时,也就是说左边前半句话“只有一块指示牌提示的内容是真的”,这句话是假的。
对应的就是:没有一块指示牌提示的内容是真的或者两块指示牌提示的内容是真的。
这两种情况下,都会产生悖论,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前半句定死不变的情况下,不存在左边为假,右边为真的情况。
至于都为真的情况,同样是不成立的。
都为假,右侧的指示牌上真实内容则是:我是右侧的指示牌,旁边的那条路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