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敏悠悠冷笑:“慌什么,一个一个地来。”
……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嘉敏还腾不出手去对付窅娘,朝中又发生了些烦扰之事。
原来是潘佑自曹仲玄被国主毒杀之后,心灰意冷,因不满时政和朝中公卿,向国主七表不止,谏疏既多,已让国主心中生厌。
这一日,嘉敏在御园的雪月榭烹茶。
廊下转过一人,神色十分郁郁,此人正是潘佑,刚刚从澄心堂出来,见到国后,忙行礼。
嘉敏道:“大人为何愀然不乐?”
潘佑一时被问得怔住,嘉敏温言道:“潘大人若是不急,请喝茶。”
“既是国后娘娘盛情,臣却之不恭。”
两人隔帘而坐,茶汤浮起一层水汽,房中氤氲着令人回味绵长的茶香。
潘佑端坐,感慨万千:“国后娘娘的茶艺独绝天下,臣曾有幸得尝娘娘的‘愧颜茶’,今日又得以娘娘亲手调制的茶,实乃臣三生有幸,只是这茶香倒也古怪新奇,不知道是何茶?”
嘉敏点茶吗,说道:“是为‘君子茶’,潘大人中心耿直,坦坦荡荡,亦如这茶叶的舒展,茶味的清香。”
潘佑苦涩一笑,端起竹制的茶杯品茗一味,“承蒙国后娘娘看得起,臣不敢自诩君子,却从无做过愧对良心的事,只是,身为朝臣,却无一件裨益于国事民生,臣实在是自责啊!”
“潘大人是朝廷的唯一一股清流,若是潘大人如此菲薄,国主还能倚赖谁?仰仗谁?”
潘佑眉头紧锁,长叹一声:“当日娘娘亲临臣的私邸,让臣如拨云见日,时时自我警惕,以忠心侍主为毕生所求。可如今家国愔愔,如日将暮,臣虽然不才,又如何能与奸臣杂处?如何能侍亡国之主?!”
嘉敏听得心情灰暗,沉沉问道:“潘大人洞察秋明,言辞激励,国主向来是善听潘大人谏言的,难不成国主听不进潘大人的一言一语了么?”
潘佑摇头,痛心疾首道:“臣已上疏七次不止,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可是国主一意力庇奸邪,曲容谗伪,臣无能为力啊!”
嘉敏心头大震,颤声问道:“国主他……他竟是如此昏昧?”
说到痛心处,潘佑直击胸膛,涕泪横流:“自林将军英魂消逝,国主一天天听不进忠言,周围都被奸邪小人层层围困,臣如今已被奸臣公卿排挤,再不得亲近国主,臣报国无望……”
言罢,他撩起布衣前襟,跪地作揖,惊得嘉敏忙从湘帘中走出,“潘大人,你这又是做什么?”
潘佑不起,言辞恳恳:“臣知道,宫中内外,唯有娘娘才是最清若幽兰的人,臣亦知道,娘娘与国主伉俪情深,也只有娘娘的蕙质兰心才能让国主如沐春风,才能吹散他周边的团团阴霾!”
“潘大人的话,本宫实在是听不懂。”
“臣已经劝不动国主,还望娘娘能回宫劝说官家,让国主重回清明,若不然,我风雨飘摇的大唐崩在旦夕!”
嘉敏苦笑:“潘大人太高看本宫了,本宫不过是一介弱女子,如何能稳一国之本?”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古有贤妃敦促国君上朝理政,娘娘身为贤后,又如何不可为呢?”
嘉敏若有所思。
潘佑怆然而低低道:“若是国后娘娘能以一己之力,让百姓少受一些苦楚,让国主身边少一些奸佞小人,让亡国之恨不那么痛苦,臣再也无憾。臣告退。”
桌上的“君子茶”水汽袅袅,茶香四溢,而刚刚喝茶的那个人却已经走远了。
没想到,第二日便传来潘佑自刭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