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祚道:“走开平卫,六十万军民过河都是个事儿。虽然科尔沁现在已经不成气候,但是真要倾巢而出,那也是个麻烦。”
长舒了一口气后,刘兴祚道:“走吧,回去继续喝酒,先不想那么多了。”
一路行来,等刘兴祚带着万百军民到了塔木察格布拉克的时候,天空中已经开始扬扬洒洒的飘起了雪花。
然后刘兴祚一脸懵逼的看着眼前的夏额哲和孟繁星等人,再看看这些家伙所谓已经准备好的营地,简直是哭笑不得。
营地,确实算得上是营地,就算是驻扎六十万大军也足够了,可是这一半蒙古风格一半汉家风格但是怎么看怎么不合格的营地是什么鬼?
这要是没有敌人袭营也就算了,万一真要是有人前来袭营,这营地能撑多长时间可真不好说——指望筛子能挡住水,那不是搞笑么?
现在这时候,土地已经开始上冻了,这时候再重新修建营地,再挖城池的地基,基本上只能说是梦想了。
然而夏额哲表示无所谓,别说是土地还没有完全冻住,就算是完全冻住了也不是问题——这地方就不缺苦力,尤其是那些个毛奴,身上毛够多够厚,最适合冬天干活了。
尤其是那些女的毛奴,个个是膀大腰圆,一个人就能抗起来一根大木头,普通的大明百姓都比不过。
夏额哲更关心的是刘兴祚有没有把自己要的穷酸带来。
然后刘兴祚就告诉夏额哲,现在的大明一天一个样儿,铁路那玩意修的飞快,自己忙着赶路,根本就没有时间在山海关等着孙承宗给他弄什么穷酸。
不过孙承宗也承诺了,只要是有愿意来这里的穷酸,那肯定会第一时间带过来。
就在夏额哲失望不已的时候,刘兴祚又表示自己带的这六十多万人里边,有二十多万是普通的百姓和各级官员,里面肯定有读书识字的,至于能不能让他们教蛮子们说人话,那就是夏侯爷自己的事儿了。
然后刘兴祚就开始准备扎营的事儿了——最起码这营地就不合格,基本上都得推倒重来,现在只能说是凑合着用一段时间。
随着地基一点一点的打下去,时间也慢慢的到了崇祯八年。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准备作一把大妖了。
比如京察。
京察是个好东西啊,别管是找那些个混账官员们的麻烦,还是把一些位置空出来安排新人,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毕竟现在年年科举,看看都有新人冒出来,不空位置来怎么安排?
但是京察还没有开始,兵部职方主事贺王盛就弹劾温体仁奸庸误国,当了首辅这么多年基本上屁事儿没干。
接着御史吴履中弹劾温体仁、王应熊结交内臣,文震孟也跳了出来,上书崇祯皇帝:“诸奸误国,日削月减,此火之将烬,又如水之必沸。俟火来而燕飞,冀水沸而鱼跃,此诸臣之愚而误也。”
对于文孟孟的奏章,崇祯皇帝翻来复去的看了好几遍也没弄明白这家伙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结合了这家伙已往的奏章来看,文孟震的意思就很明显了:那些个渣渣官没一个好东西,统统都该死,最好该砍的全砍了,省得恶心人。
然后文震孟就被崇祯皇帝扔进了内阁,然后第一天就把内阁的司礼监太监给得罪了。
对于这种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的家伙,崇祯皇帝表示得亏你遇到的是朕这种圣明君主,要不然的话你就等着回家种蕃薯去吧。
最起码崇祯朝现在的情况好的多,不至于像天启年间那样儿玩了命的内斗,现在整体上来说还是有劲往一处使,希望很大。
然而京察的结果就是直接一巴掌乎在了崇祯皇帝的脸上。
对于弹劾温体仁的奏章,崇祯皇帝向来是不怎么在乎的——温体仁行事基本上都是替崇祯皇帝背锅,这事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之所以弹劾温体仁,也不过是官场上面的规矩而已,弹劾的人不在乎,被弹劾的也不会在乎,崇祯皇帝就更不在乎了。
但是挂职礼部尚书的李康先就很让人头疼了。
这货在崇祯七年秋闱时泄露过试卷考题,京察的时候就给抓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