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这样吧,愿意建功立业的,这次便留在汴州。想家的,随本将军回到安西,如何?
军中招募的新兵,都是关中本地人,不会随我们去西域。”
“如此甚好,那李某带着这些人留下来。”
李嗣业沉声说道,这话倒是让军帐内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因为他之前那番话,明摆着是想回安西的,没想到最后居然表态要留下来。
似乎察觉到众人不太理解他的选择,李嗣业解释道:“安西北庭,周边强敌环伺并不安稳。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也说不太清楚。李某留在中原,多少有些念想,还记得安西北庭。若是李某都不在中原了,将来诸位在西域有难,谁还肯带兵去救援?”
李嗣业说了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大家都回去了,那么对于这些中原势力来说,就等同于是“外国人”了。
假定,吐蕃将来攻略西域。他们向谁求援,谁又愿意救助他们呢?
李嗣业不想留下,但是他不留下又不行!
西域四周强敌环伺,大唐如今已经国力衰微,肯定会有饿狼要扑上来的。
高仙芝他们现在回安西北庭确实是舒服了,可将来遇到危险,又要从哪里去找援兵呢?
李嗣业觉得自己留在中原,这边就有人替高仙芝他们说话了。出了事,他总可以站出来劝说一下上位者出兵救援。
有备而无患,这种事情谁说得准呢?这难道不比大家一起回西域要强么?
“你们觉得如何?”
高仙芝环顾众将询问道。
“如此甚好。”
程千里点点头说道。
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不能断,要不然,他们回去以后也不安稳。
其实众人心中都想到,却始终没说的是:如今的情况,凉州也好,安西北庭也罢,已经实质性的独立于大唐,不再缴纳税赋,不再提供兵员和军队,不再接受唐庭的官员指派。
高仙芝他们回西域后,就只有李光弼所率领的唯一一支河西兵马,还在中原地区。
他们这些人未来的路,一定比此刻所能预料的,更加黑暗,也更加残酷。
“粮草不多,某这便去军中传达,然后分兵。
安西北庭兵此后向西开拔,剩下的人,跟李某继续向东,昼伏夜出进入汴州。”
李嗣业对军帐内众将说道,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说,算是“断后”。
他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军帐内却无一人要求跟他同去汴州。这几年来的征战,几乎是一无所获。而且关中朝廷还破事不断,大家都累了,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然而,当李嗣业拿着高仙芝的军令,去军中传令时,那些入伍不久,在关中本地招募的新士卒彻底不干了!
他们压根就不想去汴州!
这些人很多都是同乡,彼此串联消息后,拿着兵戈要去找高仙芝理论。而那些西域老卒,则是没费什么力气,就解除了这些哗变士兵的武装。
无奈之下,高仙芝只得站出来对这些人喊话。愿意留在军中的,跟着李嗣业一起去汴州,不愿意留下的,脱下军服,留下兵戈,可自行离去。
令高仙芝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些新兵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直接有一大半要走!
愿意跟李嗣业去汴州的,居然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老实说,就算安西老卒里面愿意跟李嗣业走的人,也不止这个数!
说到底,还是他们这些将领太过想当然,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把基层士兵当做货物一般,从来不在乎那些人怎么想的。
无奈之下,李嗣业从那些愿意跟自己去“建功立业”的新兵之中精选了五十人,配了五十匹马,离开军营向东而去。
而高仙芝则是带着其他人,返回了潼关。他带着安西北庭军的老部曲走了,留下一个叫马璘的将领,带着剩下的人守潼关。此人也是关中本地人,对于高仙芝来说,马璘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再好不过了。
……
轵关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一陉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