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南锣鼓巷。
一大清早,胡同里飘荡着从收音机里传出的歌声,依然是《中国|军人》。
韩跃民骑着摩托车,来到方言家,手上提着油条、烧饼,以及一个铝饭盒。
“妈,岩子起了吗?”
“起了,起了,正吃着呢。”
杨霞从厨房里端出玉米粥,“昨个刚回来,从沪市带回不少东西,也有你和丫丫的一份。”
韩跃民道:“我替您端着吧。”
杨霞摆了摆手,和他一同走进屋里。
就见方言正低头翻着报纸,两人一见面,相互寒暄了几句。
韩跃民打开饭盒,“瞧瞧这是什么?”
“嘿,炒肝!”
方言闻着香气,扬起眉毛,准备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我在家里吃过了。”
韩跃民道:“这都是给你买的。”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方言边吃,边和韩跃民聊了起来。
话题基本上是他在广交会的所见所闻。
韩跃民脸上写满了兴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提到自己买下的那台织袜机。
“一手的太贵了,我可买不起,人家也不肯卖,好在我想到了你的建议,去买展示样品机。”
“恐怕没这么容易到手吧?”
方言一口烧饼,一口炒肝。
“可不是嘛,那個厂家一开始还不肯卖。”
韩跃民说:“得亏有迈克和他爸爸给我支招,让我先交朋友,请人吃饭,再送礼物,等打好交道,接着跟他讲道理,与其这些样品机运回他们公司处理,倒不如就地解决掉……”
方言道:“迈克他们帮了你一个大忙。”
“确实!”
韩跃民咧嘴发笑道:“那厂家傲气得很,要不是看到我找了一个老外当翻译,根本就不带搭理我的。”
方言看到他进步的样子,很是欣慰。
“不过就算是二手的,价格也不便宜,姐夫你这是把所有的家当,全压上去了?”
“也不算全部,八九成吧。”
韩跃民道:“剩下的,我准备拿去进料,冬天马上要到了,我寻思着棉袜肯定好卖。”
“好是好,不过你可要当心了。”
方言提醒了一句,最近的形势缓和了一些,打击投机|倒把的力度也小了不少。
“放心,我心里有数。”
韩跃民点了下头,随后拿出《花城》编辑部委托他转交的信。
方言把信拆开,上面的大意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