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回话真的很仔细,回了一长串呢,虽然杨若晴当时在屋里午睡,不在现场。
但是经过铃兰这一长段的仔细回复,杨若晴即使不在现场,也通过这些还原了晌午家里那闹腾和混乱的画面了。
哎哟妈呀,这一还原,她就脑瓜仁子疼啊,幸好家里现在人手一下子就变多了,若是像从前那样,就家里婆媳带孩子,真得劳心劳力。
现在有好几个青壮帮着带孩子,省心了。
“那他们大概去放了多久的风筝了?”杨若晴又问铃兰。
铃兰看了眼桌上的沙漏,这沙漏跟杨若晴寝房里的是同款,只不过寝房里那里面的砂砾是蓝色的,像水晶碎末,而堂屋的是白色的,同样也是山水万千的图案形状。
这沙漏设计的非常的巧妙,每次杨若晴看这沙漏就不得感叹古人的智慧。
骆家用的这款沙漏有三挡记时方式,分别是一炷香,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换算成北京时间就是15分钟,30分钟,一个小时。
这三挡时间的核对,分别在图案造型上面有刻度标的,当落到某个刻度标,便是过去了一炷香功夫,如此推演。
尽管不能如同现代的时钟秒表那般精确,但是,有这三挡时间参照标准,平时在生活和事务中用来做参考,已经够使了。
铃兰看了一眼沙漏,告诉杨若晴:“出去了半个时辰左右。”
杨若晴点点头,喝了两口茶,让自己越发的清醒,身上也有点发热。
她起身往外走,并告诉铃兰:“我去找他们去,你守家。”
“是,夫人。”
杨若晴出了院子门,环顾四下,果真看到官道通往清水镇方向将近半里地的地方,确实有三大两小几个身影在那里,而在他们头顶上方的天空下,飘着一只大风筝。
那只大风筝……应该是某次骆风棠捎回来的年货里面的,当时年货箱子到家后,孩子们把风筝拿出来玩过,后面收捡东西进箱子的时候,估计是落下了那只。
杨若晴站在路边,仰起头眯着眼望着那风筝在空中飘啊飘,忽高忽低,有点走神。
直到她听到那边传来圆圆的哭声,杨若晴回过神,发现放风筝的小队伍正往这边过来,在最前头的是平安,平安还在一路奔跑,好像要追赶着什么。
在平安身后,弟弟圆圆也在跟着跑,仰着头望天,还在兴奋的叫喊着。
芍药抱着正在哭的哥哥团团,王翠莲在旁边一起哄着团团。
而团团显然对她们的轮番劝慰不受用,仰着头举着手指着天空,“跑了,跑了……”
杨若晴的目光顺着哥哥指着的方向望去,这一望,差点乐了。
原来是那只风筝跑了。
如果是平安放,他们两个跟着看,是跑不掉的。
十有八九是两个小家伙看平安放风筝看得眼热,也要自己来拿着放,结果一不小心松了手,风筝带着风筝线这端拴着的手柄直接飞上天去了,而且越飞越高,顺着风的方向往杨若晴所在的村口方向飘来。
“娘,快,快跳起来抓住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