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如何行事你就尽管吩咐,兴自当效死。”关兴道。
杨清道:“嗯,进兵的方略我已有了腹稿,只待柳隐、尹云二将秘密引军赶到武功后再做安排,眼下你只须做好开战的准备即可。”
“是。”
杨清又侧头看向右下首的王平道:“子均将军,无当飞军也要做好战斗的准备,但动作不要太大,以免走漏风声。”
“君侯放心,末将明白。”王平抱拳应道。
两日后,柳隐、尹云各引一千兵马悄悄抵至武功,如此一来汉军在武功前线的兵力就已达到两万余人,而目前长安城里的魏军堪堪只有一万人,以两倍的兵力攻打长安勉强可行。
然而正当杨清将要调兵遣将部署进兵方略之际,一个坏消息突然传来,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
“启禀使君,游卫那边传来消息,伪魏已从荆州、豫州抽调三万步骑向关中增兵。”吴缺道。
杨清闻言不禁稍感吃惊,轻叹口气道:“唉,我们的动作本来已经很快了,想不到魏廷的动作也是不遑多让。”顿了一顿,接着问道:“这支兵马大概什么时候能抵达关中?”
“这三万魏军正从各地往弘农集结,目前还有一半兵马没有赶到,预计全部集结完成当在二十天后,而从弘农到长安约有三四百里,这支魏军快则五天、慢则十天就能抵达长安。”吴缺道。
杨清道:“这是战事没有打响的估计,一旦我们杀向长安,弘农魏军赶来的速度还会更快,是以我们可能最多只有半个月的进攻时间。”
“兄长,留给我们的时间这么少,到底要如何才能攻破长安呢?”关兴急切问道。
王平也担忧地说道:“是啊,本来长安就城高池深,而城里的曹真、郭淮、费曜等辈也非庸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破城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杨清沉吟片刻,缓缓地说道:“别无他法,惟有尽力一搏。”
说完了通商西域的事,杨清又将话头转到了军务上:“近几个月里,东吴孙权恐有僭越之事发生,为了阻止孙权僭越称帝,离开成都前诸葛丞相曾授意我相机攻取长安,因此过几天我将会以巡视诸郡的名义前往郿城、武功观察形势、筹备战事。我走之后还是老规矩,刺史府就交由你和季佐公了。”
对于攻打长安一事,杨清回到上邽之后只是向杨戏、姜隐、秦匡等府中大吏稍微透露过些许口风,因此他们对此事的原委并不十分清楚。
杨戏拱手说道:“使君,收复长安的确是一步阻止孙权僭越的妙棋,可是长安城墙高大坚固,又有曹真领兵万人亲自把守,想要破城并非易事,仅凭我们雍州一路兵马是不是有些太吃力了,毕竟曹魏在关中尚有两万多兵马,我军在兵力上并无优势。”
“不错,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而丞相也只是让我们尽力而为,并非下了死令一定要我们将长安拿下。”杨清道。
杨戏恍然大悟,略带着轻松的笑容说道:“原来是这样,如此一来我们雍州刺史府身上的担子就轻了许多。”
“是啊,不过还是要尽力一试。”杨清颔首道。
他顿了一顿,接着问道:“对了,新兵招募的情况如何了?”
“回使君,三千新卒已经全部征召完成,一万州兵的数额已经满编,现下陶将军他们正在抓紧操练。”杨戏回道。
州兵主将本是柳隐,但他眼下正在陈仓驻守,因此杨清让陶珙以州兵副将的身份暂代主将一职负责州兵的招募和训练。
陶珙在第二次北伐中颇有战功,目前已从中郎将升至裨将军,裨将军虽然是最低一级的将军官职,但也算是正式迈入了将军序列,称得上高级军官了。
原本杨清是想将麾下的州兵满编五千人也就差不多了,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身上就多了一个攻取长安的重任,是以他不得不增加州兵的兵力,将兵额定在了一万人,其中五千步卒、五千骑兵。
除却各郡郡兵,目前杨清直接统领的兵马在两万人以上,陈仓有柳隐的两千军,郿城有尹云的三千军,屯驻在上邽的五千军,这三个地方合计兵力一万人,正是刺史府直辖的州兵。
另外,数日前王平统领无当飞军万余人业已抵达关中,现正在武功城外驻扎。
当然武功城内关兴统率的六千虎步军也接受杨清的指挥,故而现在杨清能够调动的机动兵力至少有两万人,若是再抽调各郡郡兵,他最多可调动近三万人围攻长安,这股兵力就与曹真统率的关中魏军基本相当了。
杨清点了点头,起身离开案桌,走到门口,抬头望着远方的天际,背对着杨戏说道:“如果伪魏不向关中增兵,凭我们现在的兵力攻打长安倒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