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乾坤大挪移有啥用 > 第7章 北巡之议(第2页)

第7章 北巡之议(第2页)

韩信的背水一战,有个特点,那就是:信我者生,效仿者皆死。

因为他那一战,前后的筹谋非常之多,但史料上记的只有简略几笔,好像韩信能取胜就是因为他背水列阵,然后大伙儿逃跑时,他喊了一嗓子,告诉诸军,后面没退路了,只能奋起一战,然后就赢了。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韩信的背水一战,提前埋伏了一队人马袭营,还将部队分成了两股,一股在后面列阵,另一股主力才是迎战败退,看到身后是河,进而全员反击的。当然,反击的同时,还配合了袭营的队伍,差不多是同时进行的。

赵军是前面拿不下韩信,后面大营又被占了,这才崩溃的。偏偏史书上记录不够详细,所以学他背水列阵的,基本都挂了。

朱珏是得益于后世资讯发达,才能在这里还原这一战的原貌,那些看着史书,囫囵吞枣的,自然连个皮毛都没学到,最后只能悲剧收场。

“原来如此么?竟是有这么多筹谋在其中,听了先生这一讲,朕如拨云见日,这才豁然开朗啊。”正德感叹道。

他也算是生逢其时了。

历史上的他,老爹是孝宗皇帝,权柄就不太稳当,而且被文官忽悠得死死的,哪有研究军事的余地啊?只能是不务正业,各种玩,玩累了才开始自已研究军事问题。

现在,他是永乐帝的好圣孙,单是北征就跟着去了两趟,又有朱珏这个穿越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军事讯息。只恨没机会出去亲征一趟,玩性都没历史上那么大了。

“先生你说,朕去巡个边如何?”慨叹之后,正德再次跃跃欲试。

“巡边干嘛?”朱珏怔了怔,他知道宣宗也巡过边,还打了一场遭遇战,但他还真不知道,朱瞻基巡边是干嘛去了。

“总是得看看啊!”正德随手翻出几份奏章,指着道:“你看看,这都是朝中大臣们的建议,都是说边关诸塞,离中原太远,设立这些要塞没啥好处,干脆放弃,省得靡费粮饷,还得千里迢迢的运过去。”

朱珏接过奏章,一一浏览起来,他只是个翰林,平时不参加朝会,但这些内容他是知道的。宣宗弃地,可不是单独弃了个交趾,而是连奴儿干都司,甚至还有开平、兴和等永乐帝北征时打下来的要塞,是一个全面收缩的时代。

这当然不可能是宣宗一个人的决策,肯定是有人提出,他准奏了而已。

比如交趾那边,是陈智、王通等总兵接连战败,甚至已经退回了广西,宣宗这才顺势放弃了交趾。不是他主动放弃的,而是放弃已经成了事实,他顺势放弃,真正的最大恶人是王通,皇帝只是替他背了锅。

当然,现在是藩王们顶了上去,补给走海运了,倒是用不着再放弃交趾了,顺便还解决了藩王问题。但北疆的问题,还是摆在那里,除了边境守将会提出意见外,自已的便宜爷爷,加上杨荣就在不断劝说皇帝,这里的几份奏章,多半都是上述众人上的。

守将不愿意驻守开平、兴和这种偏僻地方,甚至连后世誉为‘北方郑和’的亦失哈也发来奏章,说明奴儿干都司地广民稀,似无设置官衙的必要。

这个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永乐年间入宫,在永乐九年至今的十余年中,亦失哈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地区,并于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兴建和重建了永宁寺。在后世,算是个小小的名人。

因为他巡视北境的是一支船队,所以才有人拿他比作郑和。当然,随着宣宗弃土,他也没再巡视北方领土,这支船队大概也随着明廷放弃航海而湮灭无踪了。

黑龙江的永宁寺就是他修建的。

因为他巡视的主要是奴儿干都司一带,所以会得出地广人稀,似无设置官衙必要的结论,倒也符合事实,毕竟是小冰河期间,黑龙江以北没啥人,也不算奇怪。倒是这人本身,大概是曾经数度航行到库页岛的华夏第一人了。

这么一个人的奏章,大概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一击了。

朱珏不确定历史上的宣宗,是不是得到这人的意见后,才决定放弃奴儿干都司的。但他知道,那片领土,不是说弃就弃的。

现在正德打算去亲眼看看,看是不是北疆的那一大片领土应该放弃,自已还是不要阻拦的好。

就是没有新作物,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奴儿干都司那苦寒之地,除了玉米、地瓜,好像也没啥别的东西可种。

可惜上次过来的是王景弘,不是郑和本尊,否则倒是可以跟郑和探讨一下向东边远航的问题。

也是通过和王景弘的谈话,他才知道有亦失哈这么个人的。去美洲的航行,除了直接跨越太平洋之外,似乎只有走库页岛,然后沿着阿留申群岛往北美走这条航线,看起来是最实际的了。

郑和不会往北边走,就是因为北方有个亦失哈,也是率领船队的,而且数度往返于库页岛和辽东之间。

看来后世说的郑和到达过美洲的猜想,是不成立的。因为想要跨越太平洋,对此时的航海船队来说,还是一件太过艰难的任务了,尤其是在断绝掉一条近路之后,想要实现,可能性的确不大。

倒是这个亦失哈,或许可以聊聊,看他的船队能不能走通向东这条路,

“那就看看吧,臣陪陛下一起去。”朱珏点头,应承下来陪同出巡这件事。反正宣宗皇帝也出行过,比宣宗更热衷于军事的正德皇帝也去巡一巡也不为过,不去看看,又怎么能做出守还是弃的决定呢?

亦失哈是辽东开原镇守使,驻地开原,主要在以开原为后方的辽东边外活动,不受镇守太监王彦节制。明初开原疆场极广,明人冯瑗《开原图说》记载:“国初开原幅员甚阔,西路四站直接广宁,东路九站直通朝鲜,北路九站径达海西。

这人比常驻南京的郑和更容易见到,朱珏知道北方海域主要是这人在活动后,就放弃了和郑和沟通去美洲的事,决定和这个亦失哈研究研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