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重九去厨房准备洗脸水,翁婿二人落座闲聊,赵沉问:“伯父,这几天是不是该收花生了?”
林贤笑道:“还要再等等,月底吧。对了承远,你们庄上种花生了没,没种从这里带些回去尝尝鲜,伯父家里种的多,都吃不完的。”
赵沉连声道谢,跟着道:“小九还小,帮不了多少忙,正好月底我有空,我来跟您一起收吧。”
林贤受宠若惊:“不用不用,那种活哪用你出手,我请个人帮忙就是,用不了几个钱。”
“莫非伯父怕我笨手笨脚帮倒忙?”赵沉笑着打趣,“伯父你就让我过来吧,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小九长大之前,这些活儿承远帮你干。”
他态度诚恳,林贤只好应下,脸上笑容止都止不住。女婿有这份心,比送多少礼都更让他舒心。
翁婿两个约定好具体日子,赵沉洗把脸,收拾收拾告辞走了。
目送他转弯,夫妻俩进了院子,柳氏将大门关上,去西厢房唤长女:“阿桔,走,跟娘一起去看看赵家送来的礼。”
阿桔不想去,只是母亲有兴致,她愿意哄她高兴。这事林竹自然也要凑热闹,娘仨并肩去了上房,林贤已经在那边等着了,林重九正咧着嘴拆箱子上的红绸。小孩子未必在乎里面礼物是否贵重,更多的还是享受拆礼的兴奋。
除了茶饼喜果等吃食,还有一匣首饰,两箱绸缎,两箱皮毛。
林贤大致看过之后便领着林重九出去了,留娘仨在里面品鉴,都是女人喜欢的东西。
柳氏手里有礼单,一一念给两个女儿听,最后小心翼翼托起一匹大红缎子,斟酌着对长女道:“阿桔啊,这是蜀锦,媒人说赵夫人特意选了两匹,一匹留着给承远做喜袍,一匹送你做嫁衣。之前那套嫁衣咱们就不要了吧,你重新再做一套?”
成亲当日,新郎新娘站在一起拜堂,若是身上衣料相差太多,那得多让人笑话啊。先前跟孟仲景定亲,顾忌到孟家手里没太多闲钱,长女辞了姨母送的好缎子,只用细布做嫁衣。若是嫁给旁人能直接用,嫁到赵家,肯定就不行了。
阿桔愣住了。
她真的没有想过这么多。
嫁衣……
她伸手,轻轻摩挲眼前的蜀锦,清凉似水,大红如火。她看着它,脑海里却是另一件嫁衣,是她坐在窗前的身影,一针一线地缝,一针一线都是欢喜。
“阿桔……”见她出神,柳氏有些不安地唤了声。
阿桔回神,敛眸笑道:“嗯,就按娘说的,我重新做一件。娘你跟阿竹继续看,我先抱回去比量比量。这料子太贵重,我得仔细点,裁坏了可就没有了。”说完抱起那匹蜀锦走了。
走出上房,阳光落到怀里的蜀锦上,流光溢彩,晃了她的眼。
是夜夜深人静,阿桔将原来那件嫁衣烧了,烧得一干二净,烧尽所有过往。第二天,她重新穿针引线,缝她的第二件嫁衣,就像缝一件普通衣裳。她绣活好,虽然嫁衣繁琐,也只用了五六天,毕竟没有当初那般上心,每次落针都要前后思量,生怕不小心缝错一线……
期间中秋送节礼,除了给林家的,赵沉还单独送了前朝大家的《墨兰图》给她,附有一张字条。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眼前浮现男人温柔微笑的脸庞,转瞬又变成冷若寒霜,幽幽眼神似狼,让人遍体生寒。
晌午帮母亲烧火时,阿桔再次将纸条丢进火中,至于那幅兰花图,阿桔舍不得一幅墨宝在自己手里毁掉,便将画放在箱子底下,眼不见心不烦。
转眼到了月底,林家要出花生了。
得知赵沉要来,阿桔早早就打算好了,吃完早饭马上回厢房。赵沉肯定在家用过早饭才赶过来,再快也要用一阵子,等他到了,她一步不出屋,自然碰不上。
可阿桔还是低估了这个男人。
一大早,柳氏在厨房准备早饭,阿桔打扫院子,刚扫一会儿,门口林重九大声喊道:“我回来了!”
弟弟去林子割草,以前都是早饭快好时才回来,今天怎么这么早?
阿桔疑惑地转身,还没开口,就见林重九已经进了大门,身边还跟着一个人。那人身材颀长,穿了一身灰色粗布衣裳,头上青布头巾束发,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一双凤眼里隐含惊喜。
就在阿桔为他这身打扮发愣时,柳氏从厨房探出头,本想看看儿子怎么回来这么早,见到赵沉,她惊讶地说话都结巴了,“承远,你,你怎么这身打扮?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赵沉边往里走边笑道:“今日下地干活,穿这身最合适。伯母,我怕来得晚了,天没大亮就出发了,早饭也没吃,伯母要是还没做完,劳烦也给我做一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