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些本土旧人派系之间就有嫌隙,在父皇抵达蜀中之后,加上新来的派系,关系更为复杂,父皇入蜀之后,一直都通过设立官职,调和人事,让各方相安无事。
但他刘禅不行,做不到。
想要让这些不同诉求,不同派系,不同脾性,不同风格的人凑到一起把事办好了,最后还不能让他们结仇,这太难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将一切事情都交给相父诸葛孔明的原因。
因为相父诸葛孔明用他强大的治世之才整合了这些人,但他不行。
要知道,当初父皇在二叔死后站出来要讨伐孙氏,结果跟随父皇的旧人派系可不少人都站出来反对,连父皇这种一路行来都难以调和这些矛盾,更何况他刘禅?
而他刘禅为了让蜀汉安稳运营下去,就只能放手给相父去做,自已则是有所懈怠,但他现在放权越开心,越放心,就意味着在相父突然病逝之后,他想要平衡这些势力就更难!
所以刘禅才一下子明白,为什么在这三国志的后期,自已毫无存在感,因为……他真的就毫无存在感。
但现在……该如何平衡这些势力?
刘禅思绪良多,以前他想不通这些事情,也不知该如何掌控,或者说指挥这些官员,但看完了整个蜀汉历史,以及那裴松之和陈寿的部分注解之后,刘禅却突然想明白了许多。
因为相父都给他说明白了啊!但是原本的自已为什么没有领悟到呢?
相父给自已上的《出师表》里面说的很清楚了啊,拿这些父皇的元老派来说,他们忠于蜀汉,忠于自已的前提是什么?
是“改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所以自已应该跟他们谈感情啊,固这里面有后人注解指点,但刘禅却自已也纵观历史想清楚了许多。
先皇是如何以贫困出身打下如此偌大家业?先皇为什么跟诸多的元老派系亲如兄弟?是因为这种讲感情,所以才让这些人现在“欲报之于陛下也”。
那自已为什么不能像对待相父那样,对待这些元老派系,然后从而达到掌控朝堂的地步呢?
自已现在固然有所奇遇,一如当年高祖之奇遇,但即便自已有天下先生的指导,乃至于那大唐太子李承乾,后世大明太子朱慈烺的帮助,如果自已不能掌控朝堂,这些政策又该如何能推行的下去?
虽然自已能力是欠缺了一些,但如果有如此奇遇,自已都无法光复大汉,那说出“乐不思蜀”之言,恐怕都对自已是一番美誉了。
夜色很快逐步的褪去,当天色开始蒙蒙亮的时候,刘禅才收回了自已的思绪。
这一夜,他对自已剖析良多,也感慨良多。
那《三国志》他虽还未看完,只看了蜀书和魏书的后面部分,但却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已的内心和蜀汉的一切。
刘禅一夜未休息,直接上了朝,虽然脸上的疲惫之色无法遮掩,但是整个人的精神却是非常的振奋。
因为刘禅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已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光复大汉荣耀,就如同光武帝一般。
今日上了朝堂,刘禅看着下面逐渐赶到的诸多朝臣,他第一次大胆的,丝毫不怯场的看向了每一个朝臣,要知道以往他很少跟下面朝臣对视,尤其是一些比较有才华的朝臣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