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队伍老幼不齐,按说应该比赵云他们的行程要慢。
实则不然,由阳翟渡颖水经长社到陈留,这一段路有些丘陵,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
不能不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赵家高新引诱下,工匠们开动脑筋,让马车的舒适度大大增加,中间加了一层,类似于弹簧一样的减震作用。
就这样,坐车的人还不累,每天行进速度大大加快,一般都在一百里上下。
赵家的部曲们骑着马匀速前进,比平日里的训练强度小了太多,只当是旅游一样轻松。
当然,他们不需要像子龙一行餐风露宿,有时候到了大的集镇上天色比较晚也就歇下了。
这一日,众人已来到陈留,接着就会折向东北去濮阳。
刚刚出门时的新鲜感没了,荀妮也深感疲惫。
“爹、娘!”她一下马车就向荀爽夫妇奔去。
“小娘,累坏了吧?”荀王氏居然在车上睡了一觉,此刻容光焕发,宠溺地摸着女儿的头,搂在怀里。
自从与兄长推算了女儿与子龙的生辰八字以后,荀爽对荀妮格外严厉起来。
开什么玩笑,自己的闺女今后可是母仪天下,能不规范点儿吗?
说也奇怪,他和王氏后来竟然没有再有孩子,反而妾室生了好几个。
“去看看你干娘!”荀爽看着女儿略显稚嫩的面容,脸色一沉。
“是,父亲!”荀妮也感觉到老爷子的态度变化,乖巧回答。
有些时候,想着自己今后一辈子就要和那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男人共度一生,离开养育自己的父母,心里有些凄凉。
好在荀家要搬到真定,虽然不能像现在一般日日相见,却也不至于远离至亲。
“父亲,四伯他们什么时候过来?”荀妮临走时又鬼使神差问了一句。
“他们?”荀爽的眼睛不由自主看向西南方,轻轻摇头:“他们不会过来!”
“怎么会?”荀妮的嘴巴张成o型:“不是都说好了吗?书院都搬过来了?”
“书院也只有为父与德操先生、智威先生、华强先生几位为数不多身无牵挂的人过来,”荀爽叹了口气。
荀妮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不过念及父母今后都在真定,却又好受了些。
不管是她还是赵云,想得简单了些。
常言道:故土难离,没有任何人或者家族愿意离乡背井。
荀爽和荀家一部分子弟迁到真定,不过是世家分散投资的一种策略。
易经再好,推断再完美,不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么?鸡蛋肯定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
戏志才经过修炼导引术,好像是立竿见影,原本瘦削的身形,日渐壮实。
他没有先去母亲戏顾氏的马车边,反而先到徐庶母亲徐张氏这里。
“伯母辛苦!”戏志才还没走到就躬身施礼。
“你这孩子!”徐张氏在买来的丫鬟搀扶下走下马车:“我一个妇人,平日里都在劳作,哪有这么娇气?倒是你母亲,她还好吧?”
说着,推开丫鬟的手,朝后面戏顾氏的马车走去。
“干娘,伯母!”荀妮笑意盈盈:“二叔说,我们今天就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启程。”
赵家陈留商号的人,已忙不迭过来接应。
赵仲手上拿着刚刚收到的绢纸,一脸古怪。
“他二叔,怎么啦?”荀爽微微欣赏下陈留的景致,慢慢踱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