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明瓦开始在北川国和其它国家被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之外。在那些常年干旱少雨或者雨季干旱季节尤为明显的地方,蓄水池已经成为了一种愈发普遍的基础设施。
萧云嫣和厉墨涵率先对自己的北川国展开了全面的改造。
在此之前,她与厉墨涵所率领的施工队伍,曾经对当地的沟渠和官道进行过大规模的重建工作。
这支施工队四处承接工程项目,致力于改善道路和水利设施。
然而,对于蓄水池这一工程类型,他们尚未涉足。
如今,萧云嫣和厉墨涵决定将这项关键技术传授给他们的施工团队。
于是,这些施工队的师傅们又有了全新的任务。
在内陆的区域,干旱季节淡水资源常常极度匮乏,尤其是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更为严重。一年之中竟然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处于干旱状态。
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河床上的水几乎完全干涸,只剩下微弱的细流。
人们既要从那里挑水喝,又要灌溉干渴的禾苗。
在那样的地方,干旱季节,村中的井水几乎是打不上来的。
在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宽阔而壮丽的大河贯穿其中。但干旱季节,浅浅的水流却成为了上下游村落激烈争夺的宝贵资源。
下游的百姓们生活离不开水,为了能让上游的村庄留下一部分水源供他们使用,他们不得不放下尊严,苦苦哀求。
然而,上游的村民们自然要优先满足自己村庄的需求。于是,他们常常先筑起水坝拦住水流,浇灌完自己村里的土地后,才会放水。
这样一来,下游便会面临数日的断流局面。无论是茁壮成长的禾苗,还是人类和牲畜,都无法忍受无水之苦,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利,下游的百姓们不得不扛起铁锹、锄头等工具,前往上游村庄讨个说法。
有时候,双方甚至会发生激烈冲突,破坏上游围起来的水坝。
在这场水源争夺战中,双方的里正会带领着各自村庄最健壮的男人们,先是客气地商量。
如果谈判破裂,那就只能动武解决问题。战斗过后,双方会重新坐下商讨。
下游的百姓恳求上游的村民给他们留一线生机。
最终,经过一番妥协,或许会达成协议,比如将水放出一半供应下游,一部分用渠道憋着留给上游。或者憋一天水,放一天水,轮流浇地。
这种因水而起的争端,在这片土地上时有发生。但无论如何,人们总是在争斗之后寻求和解,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毕竟,大家都明白,只有相互合作、相互理解,才能共同应对大自然的挑战,找到生存之道。上游村庄如果太霸道,事情闹大了,还有地方衙门官员管理他们。
而那些受伤的百姓,村里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共同帮助他们治疗伤病。
然而,有些人还是不幸地落下终身残疾,更有甚者因此丧失宝贵的生命。
由于生存压力巨大,每逢旱季水资源匮乏时,人们为争夺水源而引发的激烈械斗和群体斗殴事件屡屡发生。
这并非单纯的道德教育或文明程度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面对残酷现实所产生的必然冲突。
当萧云嫣和厉墨涵四处游历之时,他们再度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们决定向当地官员详细介绍在岛上建造的那种蓄水池。
地方水利官员们听闻此项设施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但很快便黯淡无光。毕竟,要大规模修建这样的蓄水池,所需资金可不是小数目。他们担忧朝廷是否愿意拨发这笔款项。
萧云嫣和厉墨涵则宽慰,他们:“诸位无需忧心忡忡。我们的建筑队伍完全有能力承担这项工程。
不仅包工包料,而且不会要求当地百姓无偿服役。即便征调工人,也会支付相应酬劳。”
地方官员们听后,心中稍感宽慰,但仍有疑虑。他们询问工程所需时间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萧云嫣和厉墨涵耐心解答,并表示会全力以赴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经过一番商讨,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地方官员们对萧云嫣和厉墨涵的善举表示感激之情,并承诺全力配合建筑队的工作。
萧云嫣和厉墨涵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官员们最后决定这个钱要由北川的户部出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