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桃花灿烂 > 第112章 歌行体诗严杨对比 祭文高低二着分析(第1页)

第112章 歌行体诗严杨对比 祭文高低二着分析(第1页)

杨涛手中拿着的是大董诗文集,其中既有绝句,也有律诗。而杨涛最喜欢阅读的则是他的七言律诗。

海珍看着他,笑着说道:“你的诗文很不错啊,原来你这么喜欢读书。”

杨涛轻轻放下诗文集,微笑着回答道:“我的律诗水平能有所提高,正是得益于这些书籍。为何我会与网友争论‘李白的那两首词是否真的是他所写呢?’之前我曾提到过,李白写过三首清平调,但实际上,盛唐时期的诗人根本不需要作词,他们的歌行体与音乐完美融合。王维和李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不仅精通音乐,而且擅长七言绝句,甚至还创作了一首名为《阳关三叠》的经典之作。

因此,盛唐时期的诗人无需作词,因为七言绝句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对我而言,词更像是一种诗歌形式,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写作习惯。只要你仔细品味一下李白的那两首词,就能够明白当时的情况。”

“这么说来,诗词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海珍若有所思地说道,她不禁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那些诗词,虽然都是用汉字写成,但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嗯,而且每个朝代的文学特色也不相同。比如宋朝,词就发展到了巅峰。”杨涛继续说道,他对宋朝的文化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词这种文学形式,他觉得它既优美又富有情感,可以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

“那你喜欢宋词吗?”海珍好奇地问道,她想知道杨涛对于宋词的看法。

“当然,宋词的意境很美,词句也很精妙。不过比起唐诗来,还是少了一些豪迈奔放。”杨涛笑着回答,他认为唐诗更具有气势和豪情,而宋词则更加细腻和婉约。

“看来你对古诗词挺有研究的嘛。”海珍夸赞道,她没想到杨涛居然对古诗词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只是兴趣罢了,平时没事就喜欢看看、写写。”杨涛谦虚地说道,他觉得古诗词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两人聊得很投机,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他们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讨论着古诗词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里。

“李白那两首词是什么时间?”杨头冷不丁问道。

“大概是五代宋初时期的词吧,如果不是你提到,我可能没有注意到。”海珍回应道,她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趣,让她对古诗词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词也非常接近诗歌,而只有到晚唐时期温庭筠的词才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可以推断出李白的那两首词并不是他自己所写。此外,李白,王维经过安史之乱保存下来的诗作数量远远超过王维,大都是后人所做,来冒充李白。这让我一直感到疑惑,现在终于找到了原因。”杨涛解释道。

“原来如此……”海珍听得很入神,她对文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似乎已经沉浸在了诗歌的世界之中。过了一会儿,她又好奇地问道:“那你觉得绝句和律诗有什么区别呢?”

杨涛想了想,他的眼神专注起来,仿佛正在脑海中组织着语言,然后缓缓说道:“大董擅长五绝,五绝简短精悍,意境深远,往往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而律诗则更加工整规范,富有韵律美,通过严格的格律要求展现出一种严谨之美。

不过,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它们都是诗歌的形式,都能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海珍微笑着点点头,她觉得杨涛不仅懂得欣赏诗文,而且还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让她十分惊喜。她的目光落在杨涛身上,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之情。随着交谈的深入,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话题也从诗转移到了生活上。他们开始分享着彼此的喜好和经历,谈论着各自喜欢的音乐、电影和书籍。

海珍讲述着她喜欢的古典音乐,喜欢贝多芬交响曲,那些动人的旋律如何触动她的心弦;杨涛则分享了他对科幻电影的热爱,以及那些奇幻的故事如何激发他的想象力。不知不觉中,时间悄然流逝。夕阳渐渐西沉,橙色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

海珍最后说道:“我们再谈诗歌吧,我真的非常好奇,你是如何得知我们当地的风俗呢?要知道,我也是和你见面之后才了解到这些的,因为我的母亲很少向我们传递这样的理念。”

杨涛笑了笑回答道:“这是我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在网络上,关于我们祖先究竟来自东亚还是非洲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大多数人倾向于我们的祖先是非洲人,但我个人更支持另一种观点——东亚人。

因为东亚人大多没有体臭问题,而且进化得更为彻底。东亚人的孕期比白种人和黑种人更长,这使得胎儿大脑有更多时间发育,因此智力更高,遗传优势也更明显。基于这些原因,我坚信人类的祖先应该是东亚人而非非洲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祭炎帝神农诸文海珍点头表示认同,接着她转换话题问道:“那我们先不谈这个吧,我注意到你似乎对古诗情有独钟,可以跟我分享一些你喜欢的大董诗吗?”

“你不记得吗?我们曾去神农山,在炎帝塑像前照过相。大董曾写过祭炎帝文。”杨涛望着海珍说。

“桃花节,过去很久,大董写的怎样?”海珍说道。

“他写得很好,刚才,我看这篇诗文。”说罢,杨涛念起来。

“以炎帝之德,惠泽苍生;以神农之智,启悟万民。”杨涛轻声念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敬意,“这句写得真好,炎帝和神农真是伟大的人物。”

海珍静静地听着,她的心中也涌起一股钦佩之情。“大董的诗总是那么有感染力,让人不由得沉浸其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