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有什么问题?张宝同2016。12。14
《南京大屠杀》一书是美籍华人张纯如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60周年之际用英文写作的全面记录侵华日军在南京所犯暴行的著作。她之所以要把这个历史真相公诸于世,是想还当年南京30万遇难同胞一个公道。
《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出版后,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再版了15次,印量近100万册。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唤起整个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关注。该书还被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1998年,美国华裔妇女协会为张纯如授予“年度优秀妇女奖”,许多大学和组织颁给她各种荣誉证书;美国《读者文摘》还将张纯如作为封面人物。作为一位年轻的少数族裔作家,张纯如强烈的正义感和出色的才能,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树立了华裔的良好形象,亦成为世界范围内华人青年真正的楷模。她与NBA体育明星“东方小巨人”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
《南京大屠杀》出版后在西方和中日等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让西方的历史学家和西方国家的人民都开始了解这段历史,改变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鲜为人知的状况,让更多的人们知晓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极端暴徒和丑恶嘴脸。但也有人对书中的一些叙述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反映有恶意的,也有善意的。为此,我想就这些反映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背景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部极为严肃的著作震惊美国和整个世界的同时,也必然引起了某些无端的质疑和粗暴指责,特别是对于不少不愿正视历史的日本人而言,张纯如的书无疑是“公然挑衅”。在这种情形下,《南京大屠杀》一书也让张纯如成为积极参与维护抗日战争史实的社会活动家,以及抨击日本掩盖历史可耻行径的斗士。
《南京大屠杀》出版后,张纯如受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抗议和威胁。1998年5月,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张纯如书中的内容并不真实,是“非常错误的描写“,而且曲解了日本。他称日本已经道过歉,教科书中也有相关内容。就此,张纯如与齐藤邦彦在美国的新闻节目上展开一次正面对决。齐藤邦彦说:“对于‘南京事件’来说,我们认识到发生了很不幸的事,日本军队犯下了暴行。”张纯如则说:“我并没有听到‘道歉’的字眼。如果他真心地说,我个人为日本军队二战期间的行为感到抱歉,我会考虑这是道歉。但是又一次,我们听到了‘后悔’‘遗憾’‘发生了不幸的事’这些词。”她还重申了自己写作《南京大屠杀》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日本政府从未为南京大屠杀作过认真的道歉;二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日本政府在学校教科书中从来就是掩盖、歪曲和淡化南京大屠杀。张纯如说,只有认罪,日本才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民族。
但是,也有些善良的学者指出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中存在着一些杜撰和硬伤,给了日本右翼分子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杜撰和编造的口实,例举了遇难者的人数问题,日本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以及日本国内对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认定问题,并引用了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进行论证。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实际遇难人数,日本人说是14万,东京审判认定为20万,中国人说是30万。到底是多少万,谁能说出一个准确无误的数字?当时日本军方没有统计,当时的中国政府也无法统计。被杀的中国人有的是被集体枪杀的,有的是被零星加害的,几十万日本军人在那么大的城市里杀了那么多的中国人,谁又能数得过来?日本兵把杀掉的人不是挖抗埋了,就是用汽油把尸体焚烧了,所以,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或是东京审判法庭对遇难者人数都是大概估计的。如果要拿出证据证明到底是有多少人被杀了,这简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当时的时局不可能象今天进行全国人口调查那样,可以把人数统计到误差最小的程度。日本人的数据是根据他们的估算认定的,中国人的数据是根据中国人的调查情况计算的,而东京审判法庭则是把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数据综合估算的。所以,现在关于南京大屠杀争议最多的就是人数问题。每当我们提出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人遇害时,日本就极力宣称当时遇难者不是30万,而是14万或是20万。而且还说当时南京城里的居民人数还不到30万。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日本人怎么知道当时南京城里的居民人数不足30万?难道南京政府就不知道南京城里有多少人?
张纯如写《南京大屠杀》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中,许多时间是在采访和取证。因为历史题材的书籍和作品只能通过采访取证和收集材料来完成。所以,张纯如不可能再去去统计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人数,而且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她只能在中国短暂地停留,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回穿梭于中日之间,来为这个遇难者的数字来回扯皮。可以说要准确地搞清这个数字甚至要比她完成这本书还要难得多,实际上别说是她这么个单枪匹马的弱女子,就是让任何专业机构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都是极其艰难的。所以,责怪张纯如在遇难者人数方面有问题的做法是极其牵强附会和吹毛求疵的。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就刻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的门前,而且非常地醒目。如果谁要是对这个数字有异议,可以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或是中国的有关学者进行讨论。张纯如只是采用了这个数字。
再是有人认为张纯如在叙述日本当今社会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很不客观,并例举了日本各种文本的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都有专门的叙述。可是,所有日本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只是只言片语,短得不能再短,诸如“日本军人在攻占南京之后实施了屠杀手段,杀死被俘军人和平民十数万。”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么一段话会给一位中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尽管日本国内也有一些认真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可是,他们的成果和声音到底有多大的反响?与那些高声鼓噪,杀气腾腾,并有着众多大公司资助的右翼分子相比,他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他们的声音到底有多响?况且当今日本社会的右倾化现象非常严重。他们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否认二战的侵华历史。举个例子,有个在美国的日本人公然宣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无和编造的,是中国政府的宣传。当有人让他观看图片和影像时,他说这完全是欺骗宣传,还说图片和影视中的被害者是经过了训练。这种背着牛头不认赃的右翼分子,你就是把他放在南京大屠杀的现场,他也不会承认确有其事。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有数十万,可是有多少人承认了他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关于南京大屠杀,有人曾跟日本人有过交流,日本国内大体有这么三类人:一是誓死不认恶行的右翼装睡者,他们从骨子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否认有30万遇难者;二是漠不关心历史政治的不食人间烟火者,他们不关心“南京大屠杀”是否存在过;三是怀有羞耻心避而不谈者,他们因日本曾经的残忍行径感到羞愧,对此避而不谈。他们不想让世人知晓日本人心中的野蛮因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大肆参拜靖国神社,公开否认侵略战争。甚至有人对二战历史研究的机构和个人采用资助和收买的方式,让他们沉默失语,以掩盖丑恶的侵略历史和侵略行径。还有些右翼分子甚至对揭露日本侵略丑行的人实施威胁和恐吓。
张纯如写《南京大屠杀》不是在宣扬民粹和仇恨,她是想让世界记住历史。如果说写了这本书就是宣扬民粹和仇恨,那么,我们不仅要问,是中国人侵略了日本,还是日本人侵略了中国?是中国人屠杀了日本人,还是日本人屠杀了中国人?而且又是极端地丑恶和残暴。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15日,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3000多万中国人被杀害,无数资源被抢掠,多少村庄和城市化为灰烬,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灾难深重。可是,70多年过去了,日本人反思过吗?道歉过吗?中国人甚至没有向日本讨要战争赔偿,可是,当今日本人却有93%的民众讨厌中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友好,老是揪着他们的历史不放。事实上,他们真正担忧和痛恨的是中国正在一天天地变得强大,正在追赶和超越他们。中国是个大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从未因为自己强大侵略过日本,而日本仅在120年中就在1894年和1931年两度侵犯中国,使得中国两度跌入被欺凌被奴役的灾难深渊。他们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犯下了滔天罪行,却因为张纯如写了一本揭露他们罪恶的《南京大屠杀》,就成了宣传仇恨和宣扬民粹了。这是什么逻辑?所以,我们不要幼稚地认为,日本人跟我们争论遇难者人数就是尊重客观,其实,不管是14万还是30万,日本政府都不会向中国人民道歉的。日本军人在二战中杀了3000多万的中国人,他们道歉了吗?
日本是个岛国,狭小的国土,有限的资源,使他们有着超强的忧患感;武士道精神,优等的大和民族,非常适合孕育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潮。他们崇尚强者,鄙视弱者,所以,他们信服的是力量,而不是公理。美国人曾把他们打倒在地,还用原子弹收拾过他们,所以,他们见到美国人服服帖帖,恭恭敬敬。相反,中国人曾是他们的祖先,也一直对他们亲善,但是,他们首先侵略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国资源丰富,因为中国软弱可欺。所以,恃强凌弱的性格使许多的日本人在遇到困难时便蔑视自己,以自杀来了却自我。这是日本这个民族的一种非常古怪的特性。所以,要想让日本人对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的罪恶历史反省道歉,除非中国强大得足以让他们感到畏惧。
多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似乎只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争论不休,好象不管其他人的事。提起珍珠港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美国人和欧洲人几乎家喻户晓,可是,说起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和欧洲几乎鲜为人知。因为冷战和意识形态问题,美国政府和欧洲某些国家一直在利用日本牵制中国,所以,他们也一直在帮着日本隐瞒二战历史和侵略行径。这也是日本政府不能对发动侵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进行反省和道歉的原因。他们非但没有深切的反省,反而在想方设法地进行掩盖和漂白。而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为世界打开了一扇尘封了70多年的记忆之门,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去年,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成为人类记忆,世界记忆,我们要感谢很多象张纯如这样寻求真相,追求正义的人们。
今天,美国加州一个宁静的小山坡上,那一座墓碑依旧守望着张纯如倔强的灵魂,愿所有的中国人都记住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