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王将军这两年过得苦啊。
早年追随杨行密,他从一个小兵起家,用命搏杀,总算是闯出了一份功业。结果杨行密一死,淮南就乱套了。
虽说都是应时而起的英雄,虽然淮南是杨行密为主,挑个吴王的旗子,但说起来这其实是合伙买卖。杨王块头大些,威望高些,做个共主罢了。他们这些老将其实都是股东,也是主人。
这在彼此之间是心知肚明的。
王茂章没那多么想法,有块基业传之子孙,挺好。
当年田頵和安仁义叛乱,他老王可是坚决站在杨王一边,戮力平叛。
说起来,这事情都是杨王做的不地道。
随着年事渐高,杨王对他们这些老将就生出诸多看法。
他老杨白手起家,老婆朱家曾出了大力,杨王却突然出手,骗杀了内弟朱延寿骗。朱延寿,那也是跟着大伙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呀,哪怕脾气臭点,也不能这样黑不提白不提就弄死吧。
还有田頵。本来趁钱镠内乱,田頵都快把杭州打下来了,杨王却跟钱镠结了亲家收了钱,硬逼着田頵撤军,把到嘴的肥肉吐了。
用意都很明显。
谁也不傻。
他王将军因为没兴趣搞这些狗皮倒灶的事,不愿意折腾,不想刚刚平静的淮南再乱,只想踏踏实实干活过日子。所以,他站在杨王一边,全力平定内乱。
奈何一片苦心,谁人在意。
杨行密一死,他那个儿子杨渥奶毛都没长全,就想给老流氓们当爸爸,让他们这些老将做儿子做狗。
本来大伙一则看在杨行密的面上,一则也需要个共主坐在台上搞平衡,只要杨渥这厮不过分,大伙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大人不记小人过嘛,不跟他计较。
岂料这厮居然发兵突袭宣州,逼得他王某人无处安身,仓促领着带数千铁杆逃去浙江投奔钱镠,从此踏上了流浪生涯。
丧家之犬,日子能好过么?
也不知朱三看上自己哪了,非把他从浙江要过来,搞得爷爷连名字都得改。
听说老朱好这口,没办法啊。
王大帅怕呀。
毕竟,在淄青,他王某人可是耍弄过朱三地。
他那侄子也可说是死在自己手里。
当然,现在看这几笔账是记在王师范的头上,没有追究他的意思。但是,这都是梁帝一念之间,很难说啊。
王师范都降了几年了?据说就是哪个亲戚,对好像是那个侄媳妇哭了一嗓子,就杀了王师范全家。
哎呀,还是个本家。
如果可能,王某人想连姓也改了,要不要姓朱算了。
投来投去不是说走就走,每次挪窝,都损失巨大。
从宣州到浙江,队伍丢了大半。
在浙江刚刚安顿下来,说再来梁朝,又有小半弟兄不愿。
朱三看上自己啥了?
看上王某人欺负过他?
这不是贱骨头么。
但人在矮檐下,必须把头低呐。
到了梁朝,朱三倒是没见坑害自己,相反还很重视。队伍都保留不说,去年跟着进关中还募了不少兵士。康怀贞大败,一度他王景仁手下的这几千兵,就是梁朝在关中的全部力量。
但是伴君如伴虎哇。
王重师,刘知俊,一个死,一个反。
我王景仁算个蛋啊。
怀揣着复杂心情,王将军打仗该出力出力,但是送命的买卖坚决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