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二道金国叛军的防线上竖起了白旗的时候,郭兴悬在嗓子眼上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他这一次带来用于实验攻击能力的装甲汽车,一共就只有这么50辆,再打下去,可能他就真的只能用新军的血肉之躯,去填这些防线上吞噬人命的无底深渊了。
就在刚刚,他得到了一个消息,进攻的50辆装甲车,几乎有一半短期内无法投入战斗了。那些装甲汽车有至少10辆车轮被子弹击中,无非是被打中之后造成的损伤大小有一些区别罢了。
另外两辆在近距离上被金国士兵战壕内负隅顽抗的士兵用手榴弹彻底报废了,甚至连里面的士兵都阵亡了。更夸张的是,大约有10辆汽车的装甲在近距离上被子弹贯穿,这些负重能力不佳的汽车挂载的钢板重量有限,以至于防弹性能其实并不如看上去那么夸张。
这些被子弹打穿的汽车,大部分子弹贯穿了钢板之后,就只能在发动机舱内弹射,并没有伤及驾驶室内的士兵,可是指望这些满是弹孔的装甲汽车再去进攻一次,似乎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郭兴在暗自庆幸敌军投降的时机非常凑巧之外,剩下的就是对自己装备的不满了。这些临时改装的装甲汽车并没有起到真正扭转乾坤的作用,如果对方没有因为大口径炮弹的轰击慌乱,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并且坚守阵地的话,有可能这些汽车都会被歼灭在进攻的道路上。
不过作为王珏选出来重点培养的军官,郭兴自然有他独到的地方,在看到了自己进攻力量不足的同时,他也发现了堑壕防御的致命缺陷——在以重火力动摇其防御支撑之后,集结更有突击力量的部队,就有可能撕开对方的阵地,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能够让部队运动起来,就可以做到。
差不多一半的装甲汽车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了,即便是勉强修复也不能继续投放到战场上了。毕竟叛军那边已经开始了解这些装甲汽车的弱点,再让它们进攻也只是给对手送战绩罢了。
考虑到进攻大洼县城的顺利性,郭兴并没有急着让部队继续向近在咫尺的盘锦攻击,而是在大洼地区布置了防线,开始休整部队并且等待自己的后援。毕竟营口和大石桥两座城市都是驻军的枢纽城市,新军在这里修建防御阵地后方还算安全。
……
溃败回到凌海的托德尔泰还没有搞清楚袭击自己的部队究竟来自哪里的时候,他就发现日本部队开始向后撤退了,原本围困凌海的日本10万大军,竟然就这么灰溜溜的开始收拾东西向盘锦撤退。
来不及休息一下,托德尔泰就赶紧赶到了正在收拾东西烧掉文件,准备撤退的日军司令部,求见指挥官三井孝宫。三井孝宫也没有拒绝见他,很快就请他进了自己的指挥部。
“三井将军,这种时候丢下我们金国自己贸然撤退,不是联盟的态度啊……”两个人一见面,托德尔泰来不及说自己吃亏败走的事情,就责问起对方准备撤退的事情来。
三井孝宫也没有分辩什么,只是一脸严峻的开口对自己的盟友托德尔泰说道:“几天前,我国海军与大明水师的北海水师争夺渤海制海权……双方战成平手,现在大明水师正在炮击大洼县城。”
“什么?”托德尔泰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明显吃了一惊。原本的金国控制的底盘大多数都是远离海岸线的内陆,所以他虽然知道海军舰炮威力巨大,却没有切身体会过。现在大洼遭到大明水师炮击,让他对海军舰炮的射程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大明水师的舰队是在天津港运送了一支部队到辽东半岛的……根据时间来算的话,这支部队是被送到了营口,而不是我们最初预测的旅顺。”三井孝宫把目前严峻的形势直观的告诉给了托德尔泰,并且还加上了他自己的分析。
他说完之后,也不等托德尔泰接话,就继续说道:“这是明军要利用制海权,前后夹击在盘锦的我们,将这附近的20万联军,一口吃掉的架势啊……情报上不是说,明军在东北兵力空虚,主力都在东南么?”
托德尔泰听说明军正在向营口增兵,立刻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了,他赶紧用手压住了桌子上还没有收起来的地图,对三井孝宫说道:“锦州方向,明军的增援已经到了,看样子不像是蒙古的骑兵,倒像是张柏庭提供给我们的情报里,提到的那支新军。”
说到这里,他也不再隐瞒,将自己在锦州城下撞上了明军主力的事情,告诉给了三井孝宫还有山口次郎。当他提到明军少说也有5万人的时候,三井孝宫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起来。
日本之所以敢于和金国联盟,对大明帝国宣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认为占据了情报优势。他们根据这些详细的情报拟定了开战之后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可是现在看来,这些情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准确。
“张柏庭提到的那些情报,现在看来有很多都是明国有意留给我们的假消息啊……既然新军战斗力很强,明军又有所准备,那我们现在留在盘锦,似乎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想到了这些,三井孝宫看着托德尔泰说道:“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你我尚可与明军一战,可如果被人在野战中围住……明军的动员能力,可是你我两国的数倍啊。”
这还用你说?我早就建议叶赫郝连陛下不要与日本结盟,轻易挑衅大明边镇,可陛下被你们鼓动得决心已定,不然我们怎么会有如今这被动局面?托德尔泰看着三井孝宫等人,心中恨恨的想道。
不过他好歹也算是一员老将,知道现在这种不是互相诟病的时候,只要开口说道:“锦州是拿不下了,退回盘锦附近,构筑防御阵地,是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