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古代历史名人有哪些人 > 第52章 清朝权臣纳兰明珠 从辉煌到没落的传奇一生(第2页)

第52章 清朝权臣纳兰明珠 从辉煌到没落的传奇一生(第2页)

康熙二十年(1681年),台湾岛上的局势发生了变化。郑经病逝后,其后嗣之间爆发了权力争夺战。郑经的长子被杀害,年仅12岁的次子郑克塽继任延平王之位,而实权则落入部将刘国轩和冯锡范手中。这一系列事件为清朝提供了收复台湾的机会。

福建总督姚启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时机,向朝廷请求出兵进剿台湾。纳兰明珠也认为这是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好机会。在与康熙帝商议后,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彻底解决台湾问题,以巩固清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

纳兰明珠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策略建议:鉴于以往总督和巡抚共同指挥会导致相互牵制的问题,此次应该指定一位将领来统一指挥军事行动。康熙帝采纳了纳兰明珠的建议,并选择了福建提督施琅来领导此次军事行动。施琅曾在明朝末年加入郑成功的部队,后又投靠清朝,对台湾的情况十分熟悉,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军进攻台湾。面对强大的清军,台湾的郑氏政权无力抵抗。同年,郑克塽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清朝顺利收复了台湾。这一胜利不仅结束了台湾与大陆长达几十年的分离状态,也为清朝的统一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清军占领台湾后,如何妥善安置郑氏集团的人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康熙帝最终听取了纳兰明珠的建议,决定任用一些台湾投诚的人才,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台湾的社会秩序,也为清朝的治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事实上,许多投降的人才在后来的清朝治理台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于是否应该放弃台湾的问题,纳兰明珠的态度十分坚定,他主张必须固守台湾。当时,内阁学士李光地等人提出弃守台湾的观点,认为驻守台湾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且台湾的战略价值不大。然而,施琅等人坚决主张固守台湾,并认为台湾对于保卫东南沿海的安全至关重要。纳兰明珠赞同施琅的意见,并成功说服了康熙帝。

最终,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将其划归福建省管辖,正式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直辖范围内。这一决定不仅解决了台湾的归属问题,也为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台湾府的设立,标志着台湾正式成为清朝领土的一部分,对于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御、促进台湾的开发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抵御沙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明珠陪同康熙帝前往东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东北边境的情况以及与沙俄之间的关系。他们最远到达了乌喇地区,在那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规划。

当时,沙俄帝国不断向东扩张,试图控制黑龙江流域,并在雅克萨(今俄罗斯境内的阿尔巴津)建立了要塞,这对清朝的边疆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沙俄的侵略行为,纳兰明珠协助康熙帝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

康熙帝在纳兰明珠等人的辅助下,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对雅克萨进行围攻。第一次围攻是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行的,清军取得了初步胜利,迫使沙俄军队撤退。但是,沙俄并未放弃对该地区的野心,不久后再次占据了雅克萨。

面对沙俄的顽固,康熙帝和纳兰明珠决定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在第二次围攻中,清军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再次发动攻势,成功迫使沙俄军队撤退。这些军事行动有效地遏制了沙俄的扩张势头,为后续的外交谈判奠定了基础。

在军事压力之下,沙俄被迫寻求和平解决方案。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俄国谈判使团抵达北京,与以纳兰明珠为首的清朝代表团进行会谈。在谈判过程中,纳兰明珠表现出色,他按照康熙帝的指示,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沙俄的无理要求,并指出沙俄军队侵犯清朝领土、杀害无辜平民及接纳清朝叛逃者等事实。

在谈判中,纳兰明珠强调了清朝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并明确表示清朝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侵犯。最终,沙俄方面意识到继续军事对抗对他们不利,同意撤出雅克萨的俄军,并释放了清朝的战俘。

这次谈判的成功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创造了重要条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双方在尼布楚签订了这一条约,明确了中俄之间的边界线,并确立了双方的贸易规则。《尼布楚条约》不仅是中俄两国间第一个正式的边界条约,也是清朝对外交政策的一次重大胜利。

七、晚年失势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纳兰明珠的政治生涯迎来了转折点。直隶巡抚于成龙(小于成龙)秘密向康熙帝禀报:“官已被明珠和余国柱卖完。”这句话揭示了纳兰明珠涉嫌贪污纳贿、卖官鬻爵的事实。于成龙的这一秘密奏报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关注。

康熙帝随后询问高士奇为何没有人敢于弹劾纳兰明珠。高士奇的回答“人谁不怕死?”表明了当时朝中对于纳兰明珠及其党羽的畏惧心理。这一回答也间接揭示了纳兰明珠在朝中的权势之大,以至于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揭露他的不当行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纳兰明珠,指控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郭琇的弹劾揭开了纳兰明珠政治生涯中的阴暗面,也标志着康熙帝决心打击纳兰明珠及其党羽的决心。

面对郭琇的弹劾,康熙帝决定采取行动。他罢免了纳兰明珠的大学士职位,并将其交给侍卫处酌情留用。这一决定显示了康熙帝对于纳兰明珠行为的不满和对其党羽的警惕。尽管不久后纳兰明珠随康熙帝西征葛尔丹,得以官复原职,但自此以后的二十年里,他再也没有被赋予重任。

康熙帝之所以没有彻底抛弃纳兰明珠,可能是因为纳兰明珠在平定三藩之乱以及处理台湾问题等方面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纳兰明珠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不再像以前那样权倾朝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十五日,纳兰明珠病逝。康熙帝得知消息后,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这一举动体现了康熙帝对于纳兰明珠过往贡献的认可。尽管纳兰明珠晚年失势,但康熙帝仍然给予他一定的尊重,这也反映了康熙帝对于功臣的宽容和仁慈。

结语

纳兰明珠的政治生涯反映了清代早期官场的复杂性。他从一个不起眼的侍卫成长为权倾朝野的大臣,但最终也未能逃脱朋党斗争的命运。尽管如此,纳兰明珠在康熙朝的诸多重大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