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古代历史名人有哪些人 > 第176章 张居正 明朝中兴之魂与万历新政的辉煌(第1页)

第176章 张居正 明朝中兴之魂与万历新政的辉煌(第1页)

一、少年聪颖

嘉靖四年五月初五日(1525年5月26日),张居正降生于荆州府江陵县的一个秀才之家。他的诞生伴随着一个奇异的梦境,据传其曾祖父梦见一轮圆月落入水瓮,光芒四射,随后一只白龟缓缓浮出水面。这一梦境被视为吉祥之兆,预示着家中即将诞生非凡之人。曾祖父随即给这名新生儿取名“白圭”,寓意着他未来能成为家族的荣耀。

自幼,张居正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与天赋,很快便在当地赢得了“神童”的美誉。嘉靖十五年(1536年),年仅十二岁的他参加了童试,其敏锐的思维和卓越的表现吸引了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注意。李士翱对这位少年寄予厚望,鼓励他树立远大理想,日后为国效力,并亲自为他改名为“居正”,意在期许他能正直不阿,成为国家栋梁。

然而,张居正的才华并非一帆风顺。嘉靖十六年(1537年),他首次尝试乡试却遭遇挫折,未能如愿高中。这次失败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湖广巡抚顾璘有意为之。顾璘认为,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不利于张居正性格的磨砺,为了使其日后能够担当重任,他故意让张居正落榜,以此激励其更加努力。

顾璘的良苦用心并未白费,三年后的嘉靖十九年(1540年),张居正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重返考场,顺利通过乡试,一举成为少年举人。顾璘对他的成就感到由衷的欣慰,甚至解下自己的犀带赠予张居正,以此表达对他的高度评价与期待,鼓励他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就,更要以伊尹、颜渊那样的贤臣为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再创佳绩,一举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正式步入仕途,被授予庶吉士的官职。这一刻,不仅是张居正个人荣耀的巅峰,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预示着他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官场升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以优异的成绩中进士,入选庶吉士,有幸得到内阁重臣徐阶的直接教诲。徐阶注重实用主义的治国理念,深刻影响了张居正的世界观,为其日后投身政治改革埋下了伏笔。在徐阶的引导下,张居正深入研习朝章国故,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深厚学识与远见的政治家。

张居正进入翰林院之时,正值内阁内部权力斗争白热化。夏言与严嵩争夺首辅之位,夏言虽一度占据上风,却最终因严嵩的谗言而遭不幸。这段经历让张居正亲眼目睹了朝廷政治的黑暗面,尤其是政治腐败与边防松弛的严峻现实。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他提交了《论时政疏》,尖锐地指出了时弊,提出了改革主张,然而,这份充满真知灼见的奏疏并未引起明世宗和严嵩的重视,张居正的政治热情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健康原因,张居正申请离职,返回故乡江陵修养。在这段长达三年的休养时光中,他遍访名山大川,游历古迹,不仅使身心得到了恢复,更重要的是,他亲身体验到了民间疾苦,特别是土地兼并与贫富差距的问题,这些深刻的社会现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恢复健康的张居正重回政坛,此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青年才俊,而是经历风雨洗礼后的成熟政治家。在徐阶的推荐下,张居正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获任宫右春坊右谕德兼国子监司业,更重要的是,他被徐阶举荐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这一职务不仅使张居正得以接触未来皇储,更为他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为日后登上政治巅峰铺平了道路。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驾崩,徐阶负责起草遗诏,特意邀请张居正参与共谋,这标志着张居正开始涉足核心决策层。随后,张居正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并在不久后与陈以勤一同入阁,担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至此,张居正终于站在了政治权力的中心,开启了他作为内阁首辅,主导明朝改革的新篇章。

三、位列次辅

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凭借裕王府旧臣的身份,擢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正式踏入内阁,开始了参与朝政的重要角色。此时的明朝,内外交困,国库空虚,边疆动荡,国内矛盾激化,亟需强有力的领导与改革。同年四月,张居正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标志着他在政治舞台上迈出关键一步,开始在朝廷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

隆庆二年(1568年),徐阶因年迈辞官,内阁内部权力真空形成。次年(1569年),高拱强势回归,兼任吏部事务,掌控内阁大权,与张居正形成竞争态势。高拱与张居正之间的矛盾,不仅源于政治理念的差异,更在于对权力的争夺。

隆庆四年(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汗发动进攻,局势紧张。在此关键时刻,张居正巧妙利用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的内附事件,通过外交与军事两手准备,迫使俺答妥协。张居正一方面展示明朝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又展现大国的宽容与智慧,最终促使俺答同意和谈,释放叛臣,实现了北方边疆的暂时和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神宗继位,年仅十岁,由其母李太后摄政。高拱因得罪李太后与太监冯保,被罢黜。张居正借此机会,于六月成为内阁首辅,八月加封左柱国,进中极殿大学士,地位达到顶峰。面对国家的重重困难,张居正提出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改革方案,强调整顿吏治、富国强兵的重要性,以解决国家“财用大匮”的根本问题。他主张“仁义之为王,富强之为霸”,将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民生改善视为改革的核心目标。

四、首辅万历

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上疏提出实行“考成法”,这是他整顿吏治、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考成法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体系,以六科监督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确保政令下达与执行的高效性。通过层层考核,明确了各级官员的职责,改变了以往政令执行缓慢、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了“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政令畅通。

万历四年(1576年),张居正进一步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规定凡征收税款不足九成者将面临处罚,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征税效率。据统计,至万历五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35万余两,较隆庆时期增长了74%,国库盈余达到85万余两,彻底扭转了明朝长期财政亏空的局面。考成法的实施,不仅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也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张居正的倡导下,万历七年(1579年),当明神宗要求户部提供十万金用于光禄寺御膳时,张居正坚决反对,指出国家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必须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在他的坚持下,不仅这笔额外开销被取消,就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被免除。此外,张居正还成功说服神宗停止重修皇宫、减少内库赏赐、缩减服饰御用等开支,有效抑制了皇室的奢侈消费,体现了他节俭治国的理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