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全能大画家无错版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巧合二合一(第4页)

第六百九十五章 巧合二合一(第4页)

就算都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但是纽约大学里在《美学与艺术评论》杂志上写文章,搞印象派研究的白胡子理论家,一辈子都没有亲自和画《日出·印象》、《煎饼磨坊的舞会》的莫奈或者雷阿诺这样的绘画家见过面,通过信,聊过天。

这种事情也是有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

但东方的艺术家社会不太一样。

尤其是对南宗画派的很多人来说,他们也许整天过的很行为艺术,但人家的职业不是艺术家。

王羲之不是专业写字的,人家当过太守,还当过右将军。

晋代乡谚“王与马,共天下”中的马指的司马家,而排在皇帝家族司马氏前面的那个“王”,琅琊王氏,就是指的王羲之他们家。

东晋开国的皇帝司马睿登基的时候,曾多次请求他的叔叔王导和他一起共同坐在御床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否则他儿子凭啥没天啥都不干,蹲在地上看云彩,还在那里当高官。

换个普通人,你看人家桓冲不上来跳起脚来,用大耳瓜子狠狠抽你不。

董其昌也不是专业画画的,人家是太子的老师,南京礼部的尚书。

人家的本职工作都是文人,是名士,是士大夫。

大家的生存状态不同,人生理想不同,社会分工职责也不同。

就算东西方艺术家们都超爱、超级喜欢的“贵妇姐姐爱上我”的经典成名路线。

二者的目标也是有区别的。

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布歇跑去讨好蓬巴杜夫人,给人家画画,他的目的也不过只是当个皇室首席画室,或者最多靠裙带关系,抱个法兰西美术院院长啥的回来,就心满意足。

而类似南宗画派的开创者,第一代领袖王维。

人家跑去拜访玉真公主,又给小姐姐写诗,又给小姐姐弹琴,他的目的可不是求着跑去皇宫里当个什么唠子的“艺术家供奉”。

要是玉真公主说请王维留下来,每天就随在身边,专职画画,“月俸20两纹银”。

你就看人家王维小朋友会不会当场“哇”的一声哭出来就完了。

他跑来是来要去当状元的,是要去做朱紫公卿,要做那花中第一色,人间第一流的。

他的目标不是画画,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东夏古代的文人字画都有一种很强的写意、写神的缥缈的哲学气质。

美学从来都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绘画、书法是文人们传达自身品格、哲思、气节的一种表现手段。

著书立说更是如此。

欧洲的画家往往一辈子只要画好画就行了。

而东方的艺术家往往也很看重画纸之外的东西,那些其他形式的哲学表达和思想传承。

就是因为这原因。

董其昌写过《论书》、梁齐时的谢赫写过《古画品录》,提过“绘画六法”,甚至画宗开创者王维也亲自写过《山水论》、《山水诀》这样的专题类绘画理论书籍。

它们的意义就相当于古人发的学术论文嘛!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曹轩先生都已经年近百岁了,还会屹然出山,跑到异国他乡,去担任东方艺术系的系主任。

而顾为经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竟然不光在准备新加坡双年展上的新体画作品,还偷偷摸摸的掏出了一篇这么重量级的论文出来。

老杨知道。

这真的正正好好的敲在了曹老爷子的心槛上了。

这篇论文没准比那幅让曹老忍不住写下了“一枝独秀”四个字提字赠言的《紫藤花图》更让对方感到满意。

没有比这更让曹轩感到开心的拜师礼了。

老杨这样的身边人能够分辩出来,老先生所表现出来的,真的是一种晶莹的、童真的,像小孩子一样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的开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