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愚钝,但也知田粮乃民之本,民为国之基石,无粮则民困,无民则国贫。”顿了顿,朱高煦再叩首,“陈都宪以此劾罪,试问各方镇守,还有谁肯再仿效兴宁伯为国为民?比官军民皆畏酷言而不敢先,囿于方寸之地,困于旧年之例,地愈贫,民愈饥,屯田所出减少,军无可养,何以卫国?”
“兴宁伯所行,非国士不可为。朝有奸邪小人,不思进取,亦不分好恶,但有不惯之处,即上疏弹劾,此等竖儒才是国之大患!”
“同兴宁伯相交,只为求屯田之策,是儿臣思虑不周。一切皆因儿臣起,兴宁伯无辜受累。请父皇许儿臣就藩,不问兴宁伯之责。”
话落,朱高煦再顿首,朱高燧接道:“儿臣同皇兄一样,请父皇明鉴!”
接着,兄弟俩又就藩国所在进行了一番争取。
朱高煦认为,事由北方起,他和朱高燧不宜再去北方,不如把他们兄弟封去南边,例如云南,岭南,贵州,都很不错。再不行,就广西,福建。
朱高燧表示,据闻福建屡有海寇出没,父皇要是将他封到那里,他一定带领护卫日夜巡防,肃清海患。福建也有船坊,就算不能出航,到船厂里走几圈,也算是偿了他梦想大海的夙愿。
“父皇,儿臣请就藩。”
“父皇,儿臣获封多时,一直未有封地,父皇就当是爱惜儿臣,给儿臣一块封地吧,不要北方,就南方!”
听着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话,朱棣负在背后的双手攥紧,复又松开,觉得两个儿子是在胡闹,却又感到欣慰。都说狼崽子要离群才能真正长大,两个儿子不过离开数月,却已成长至此,此言果真非虚。
但,高炽同他的两个兄弟,也是渐行渐远了。
不论陈瑛上疏弹劾孟清和是出于本意还是受人指使,不管他在奏疏中牵涉到沈瑄和朱高煦兄弟是有意还是无意,这封奏疏,加上朱高煦和朱高燧的一番话,都在朱棣脑海里打下了烙印。
陈瑛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无辜被老爹疑心的朱高炽,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怪只怪陈瑛狠狠喷了朱棣的义子和两个亲子,单单漏了朱高炽。朱高炽想不背黑锅也难。
朱高炽还不知道陈瑛上了弹劾孟清和的奏疏,也不知道西暖阁里都发生了什么,如果他知道,就算会打破一贯的对外形象,也会拿把刀冲进陈瑛府里把他砍死。
有没有这么害人的?!
这是生生把自己往油锅里推!
暖阁内,良久的沉默之后,朱棣长舒一口气,道:“高煦,高燧,先起来。”
“父皇?”
“你们就藩一事,待皇后千秋节之后再议。”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相看看,“那兴宁伯?”
“朕会下旨召兴宁伯进京,瑄儿也一同叫回来。”朱棣道,“一次两次,朕不计较,但长此以往,难免让驻守边塞的功臣心寒,朕不欲如此。此事不能压,定要令朝堂文武共知。至于陈瑛。朕还要用他。”
“父皇,此等小人,父皇还要用他?”
“高煦,高燧,尔等当谨记,人有善恶,君子可用,小人亦可,但在人主用之如何。叔孙通在秦则欺,在汉则诚,裴矩在隋则佞,在唐则忠,盖莫如是。”
这样的教导,已不单单是父亲教导儿子,更是国君教导他的继承者。
朱高煦和朱高燧齐声道:“谨遵父皇教诲。”
文华殿中,朱高炽手中的书久久未翻过一页。
王安听到门外的动静,小心看了一眼,见朱高炽没有留意,小步快走出隔间,见门外是世子妃身边伺候的宦官,低声问道:“何事?殿下正在读书,不得打扰。”
“世子妃让咱家禀报世子,汉王殿下和赵王殿下已从西暖阁出来了,正到坤宁宫问安。”
王安眼珠子转了转,“你先等等,咱家去禀报世子。”
“是。”
等了片刻,王安又走了出来,领着世子妃派来的宦官到朱高炽面前。
朱高炽端坐,一身大红的盘龙常服。本是鲜亮的色彩,穿在他的身上,却恍惚带着一丝沉郁的暮气。
“是世子妃派你来的?”
“回殿下,正是。”
“汉王和赵王的行踪,是世子妃派人盯着的?”
这话听着就不对。
宦官伏在地上,冷汗立时间就下来了。
“殿下,奴婢……奴婢只是奉命……“